“請全體黨員干部肅靜,默哀……”近日,在會澤縣水城原紅軍擴紅舊址“烏蒙磅礴”群雕像下,魯甸縣43名紀檢監察干部懷著最崇高的敬意,向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告慰英雄的忠魂。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強化紅色基因傳承,讓黨史學習教育“更走心”,魯甸縣紀委監委組織委機關9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分兩批開展“體驗式”教學。
教學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奮斗精神”為主題,分別前往曲靖市會澤縣水城紅軍擴紅舊址、巧家縣黨史教育基地(蒙姑鎮文筆社區)、巧家縣白鶴灘水電站等地,追尋紅色足跡,祭掃英烈,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黨性教育,參觀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感受黨的偉大和昭通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紅軍長征過會澤時,沿途群眾踴躍報名參軍,僅僅三天多的時間,紅軍在會澤迅速擴軍1500余人,成為紅九軍團擴軍最多的地方。同時,籌集糧食上千石、棉布400多匹,收繳槍支1800余支、手榴彈500多枚、子彈2萬余發、騾馬300多匹,極大地提高了紅軍的戰斗力……”
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實物,生動再現了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在會澤縣革命歷史紀念館內,魯甸縣43名紀檢監察干部近距離感受了革命先輩們奮斗的崢嶸歲月,接受了一次觸及思想靈魂的洗禮。
“1935年5月,紅九軍團長征過會澤經巧家巧渡金沙江,在巧家縣境內行軍作戰14天,播撒了革命的火種,譜寫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壯麗詩篇……”在巧家縣黨史教育基地(蒙姑鎮文筆社區)講解員的講解下,學員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愛國情懷被再一次點燃,自發地朗誦起了毛主席寫下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通過實地打卡紅色地標,讓我增強了對黨的紅色傳統、紅色基因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縣紀委監委駐縣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感慨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實地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更能激發內心深處的敬意,在學習體驗中滋養初心使命,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魯甸縣紀委監委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開展集中學習、研討學習、故事黨課、知識測試等多種方式,多維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切實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
“我們組織開展‘體驗式’教學,旨在進一步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溫度和深度,讓全縣紀檢監察干部把從百年奮進中汲取的力量,轉化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讓‘學史力行’落到實處。”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鐵媛舒丹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