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太謝謝你們了,我們小組被侵占10年的集體林退耕還林補助款終于退回了。大伙商量準備用這筆錢來修路呢!”面對前來回訪的梁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平山鄉上河東村界端小組村民郭大叔臉露微笑。
“這么多年的事都給解決了,看來這紀委的同志真是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界端小組群眾議論著。
這事還要從5月的一次走訪說起。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梁河縣紀委監委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載體,組織縣鄉紀檢監察干部深入街頭巷尾、農家庭院、田間地頭開展大走訪活動,聽民情、訪民意,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我們小組的集體林退耕還林補助款近10年來一直被原小組長楊某占用,也沒有向群眾公開過……”走訪組來到平山鄉上河東村界端小組郭大叔家,郭大叔一臉無奈地說。
“您放心,這事我們一定會查清楚。”走訪組的同志一邊安慰郭大叔,一邊做好記錄。
在繼續走訪的過程中,不少群眾都反映了集體林退耕還林補助款被楊某侵占一事。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反映絕不會是空穴來風,其中定有“貓膩”。
走訪組圍繞退耕還林補助款迅速展開了調查。通過調取補助款名冊、領取記錄、銀行流水,走訪組發現,界端小組共有4.5畝集體林實施了退耕還林項目,每年每畝補助100元。2011年以來,補助的4500元均被楊某領取。
隨后,走訪組找楊某進行談話,在證據面前,楊某承認了侵占退耕還林補助款的違紀事實,并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2011年,楊某被界端小組群眾推選為小組長,負責管理集體資金賬戶。2013年,楊某離任,卻遲遲不向新任的小組長交接集體資金賬戶,也未向群眾公開集體資金使用情況。楊某正是利用管理集體資金賬戶的便利,將4500元退耕還林補助款占為己有。
“總覺得錢不多,也沒有直接拿群眾的錢,現在想想真不應該。我十分后悔,對不起大家對我的信任……”楊某懺悔道。
另外,楊某還被查出存在其他違紀問題,最終,楊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全額退還了4500元退耕還林補助款。
事情雖然塵埃落定,背后反映出的農村“三資”管理混亂、不透明等問題卻不容忽視。為此,梁河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能定位,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督促有關部門加強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法治化、透明化管理,切實把“小微權力”晾曬在陽光下,把農村“三資”做成明白賬、放心賬。(楊正濤 屈如意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