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不息的瀾滄江,綠意盎然的橄欖壩,不僅滋養了這里的各族兒女,更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西雙版納環壩路的最北端,一座傳統干欄式傣族村寨靜謐肅穆。
村寨大門口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標語分外醒目。
這里是曼團聯席會議遺址,歷史在這里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曼團聯席會議紀念碑巍然屹立,碑身上刻有包含漢字、傣文的聯席會議簡介,向人們述說著解放西雙版納的往事。紀念碑旁,剛剛落成的中國共產黨西雙版納歷史館莊嚴矗立,廣場上空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近日,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100余名黨員干部來到這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現場體驗活動,以實際行動學習黨的歷史、發揚黨的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穿越歷史,腥風血雨的歲月仍歷歷在目。70多年前,曼團聯席會議上作出的渡瀾滄江繼續追殲國民黨殘部的決定,加快了西雙版納的解放進程。
“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曼團聯席會議紀念碑建成揭牌,中國共產黨西雙版納歷史館也同時開館。”講解員介紹說,這里高峰時,一天有10多場次人員前來參觀。每一次講解,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和體會,認同感、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各級黨委政府也正努力把曼團打造成為了解西雙版納解放史、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窗口。
在“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展廳,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張張珍貴的圖片檔案,還原著邊疆各族人民在黨中央關懷下團結進步的崢嶸歲月,讓大家深深感受西雙版納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經歷解放邊疆、建設邊疆、發展邊疆的生動歷程和感人細節。跟隨講解員依次參觀,大家不時低聲交流所見所感,深情追思、緬懷革命先輩。
隨后,大家跟著講解員的步伐,走入“赤膽忠心愛民千寨——人民心中永遠的‘老州長’召存信”專題展廳。這里集中展示了召存信“老州長”從土司之子、封建領主轉變為人民公仆的樸實光榮的一生。這些紅色記憶是西雙版納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講解員為大家詳細講述了召存信追求光明、對黨的一腔赤誠,更增添了大家對召存信“老州長”歷經風雨、初心不改的認知和敬仰。
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把大家帶回到召存信殫精竭慮建設邊疆的光榮歲月。召存信的一生都清正廉潔,家風嚴正,沒有一點兒私心雜念。他曾說:“要愛民千寨,不要愛財千袋。”在生前還給家人定了“四不”家規:一不許以他的名義辦私事,二不許搞特殊,三不許占公家便宜,四不許做生意。看到這,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我們感觸頗多。
循著革命先輩的足跡感受精神力量、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全體黨員在州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帶領下重溫了入黨誓詞。
在曼團村小組活動場所,全體同志共同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報告會。在綠茵環抱中,認真聆聽州委宣講團成員深情講述黨的百年偉大歷程和偉大成就、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故事,引導大家學好用好黨史,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瀾滄江水靜靜地流淌著,室外驕陽似火,曼團革命事跡仍在講述。參觀學習的人們頂著烈日,走進展覽館,在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中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巖溫扁 || 責任編輯 楊玉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