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十四五”是重要開局。普洱市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職責,緊盯大事、要事、實事、難事、急事,確保普洱“十四五”高點起步、良好開局。
緊盯事關國家政治安全的“大事”。普洱市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在組織鄰邊4縣扎實開展好“疫情防控一線監督在行動”的同時,開辟非鄰邊6縣(區)疫情防控監督“第二基地”,全覆蓋構筑“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堅固監督防線。在監督中牢固樹立系統觀念,在毫不放松地對掃碼、測溫、戴口罩等常規的防疫工作強化監督檢查的同時,對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技防設施建設等推進情況緊盯不放,確保抗擊疫情系列戰爭遍地打響、到處開花,問責追責33人、約談提醒405人,督促整改問題1934個,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防線”。堅持既督又戰,沖鋒在前,涌現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白凡等先進典型。
緊盯事關政治責任落實的“要事”。政治責任不落實,其他責任就會落空。巡視是“政治體檢”,巡視反饋的問題是政治交辦,普洱市紀委監委緊盯中央第十巡視組巡視云南移交普洱的信訪件辦理工作,組織市級有關部門及各縣(區)黨委書記召開1次交辦會、2次聯席會,壓實責任,確保對信訪件及時辦理、高質量交賬。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政治屬性,緊盯移交的信訪件辦理情況,強化政治監督,組織市、縣有關部門一把手集中觀看《東河之問》,叩問和壓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做實省委第一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的“通篇文章”,對移交問題反映較為集中、具體的有關單位和企業開展蹲點監督,向市委提出相關工作建議,推動舉一反三整改,以政治責任的有效壓實,力促政治生態不斷優化。
緊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我們黨作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對脫貧縣設立了5年過渡期,明確提出建立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普洱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刻領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豐富內涵,堅持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聚焦脫貧攻堅“四個不摘”、鄉村振興政策落實,聚焦掃黑除惡常態化,“清單式”列出監督重點對象、重點內容,精準發力、常態化監督。探索搭建“一鍵掃描”舉報平臺,推動掃碼舉報等方式進機關、進企業、進村入組到戶,拓展監督渠道。緊盯農村集體“三資”,防止“跑冒滴漏”,確保保值增值。將警示教育大會開到基層案發地、行業內、系統內,讓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緊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難事”。為政之要,貴在落實;落實之要,貴在執行。“十四五”宏偉藍圖需要一個個決策的落實去支撐,需要一件件“難事”的解決去推動。過去一段時間,普洱市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執行力不強、抓落實不力等問題,一定程度影響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對不敢擔當怕作為、效率低下慢作為、應付了事假作為、庸碌無能不作為、紀律松散亂作為等作風頑疾零容忍。扎實開展“蹲點式”“體驗式”監督,找準企業痛點,摸清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公共服務、行政審批、執法監管等方面存在的“病癥”,以督促有關部門優化服務企業流程等作為“小切口”,推動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水平“大轉變”,力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用好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堅持還清白者清白,為受到不實舉報的120余名干部澄清正名,不斷激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正能量。以一個個痛點的解決、一個個堵點的疏通,推動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為普洱“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提供堅強保障。
緊盯問題易發多發的“急事”。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最多、腐敗問題易發多發、整治迫在眉睫的“急事”,普洱市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政治擔當、責任擔當,成立工作專班,深入一把手、其他班子成員以及10余名業務骨干“前腐后繼”的市人民醫院等矛盾集中地、問題多發區,懲處震懾,扎實推進專項整治、全面施治,以案促建、以案促管、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探尋破解系統性難題的“金鑰匙”,適時以點帶面擴大整治領域,著力拓展專項整治成果,力爭以矛盾集中領域頑瘴痼疾的徹底清除,撬動系統性、區域性政治生態的全面轉變。(普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齊曉勇 || 責任編輯 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