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剛收到通知,你被抽調到州紀委監委協助專案工作。你抓緊時間搞好工作交接,明天之內報到。”2021年5月的一天,下午剛下班我突然接到辦公室主任的電話通知。
匆忙吃完晚飯,我便開始收拾行李。第二天一大早,簡單向同事交接了未完成的工作及注意事項,我就從怒江州福貢縣城趕到了州紀委監委。
案件卷宗是最好的工作指南
報到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領導交來的重任,如此快的工作節奏讓我感覺有點喘不過氣來。根據工作安排,我被分配到了案件復核小組,看到辦公室里一屋子的文件和卷宗材料,我頓時傻眼了。
因為之前沒有相關的辦案經歷,無從下手的我只好抱著各種黨內法規和條例“臨時抱佛腳”。和我同組的是有著多年辦案經驗的張組長,看到我摸不著門道,張組長給我上了“第一堂課”——“這些條款法規很重要,但是死記硬背是沒用的,你要學會在實踐中活學活用,以此來理解條款為什么這樣規定。”
“小李,你先沉下心來,認真翻閱一下我們需要復核的案件卷宗,發現什么問題用小本子記錄下來。記住遇到什么不清楚的問題一定要問。”張組長耐心地叮囑我。
通過翻閱一沓沓厚厚的卷宗,我開始慢慢了解到一個案件需要經過問題線索分流、初核、立案、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流程,每一個流程都需要層層把關審批,每一個問題都需要逐一印證,容不得半點馬虎。
辦案談話是最有效的實戰鍛煉
前期準備工作結束后,張組長開始帶領我開展談話。
雖然張組長反復和我講解了談話流程、面對面傳授辦案經驗,但在談話開始前,我仍然感到莫名的緊張。
“我們辦案談話不僅要看重結果,而且必須確保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規合紀合法,從根本上說這就是一場心理戰。”張組長這么一說讓我更加緊張。
證人被帶到談話室后,張組長根據流程作自我介紹、出示證件、宣讀談話告知書、說明找其談話的原因并且講明紀律,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個環節的工作。
正當張組長要問第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談話對象的眼神飄忽不定,雙唇緊緊地抿著。“兩位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我是第一次被紀委部門找來談話。我害怕哪里說得不對,會帶來麻煩。”談話對象小心翼翼地說。
只見張組長鎮定自若地說道:“同志,請你放心。我們紀檢監察機關找人談話不是通過挖人隱私定罪的,你別太緊張。俗話說,‘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你只要把知道的情況如實向我們反映就可以了,不要有心理負擔。”
隨后,張組長有理有據地跟談話對象說明:“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對待違反紀律的干部,都是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除了核實掌握問題線索,還要通過各個層面了解涉及人員的相關情況,目的就是做到客觀公正。”
一席話下來,我看到證人的雙手逐漸舒展,身體也漸漸放松,開始一點點兒主動說明問題。
經過幾個小時的談話,功夫不負有心人,談話對象主動交代了自己的問題。
而在談話結束后,張組長還逐一指出了我在做筆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筆錄是書面語,談話對象說的話是口頭語。做記錄時不能完全照搬,要注意轉化。”
“做筆錄一定要注意內在邏輯,每一個問題前后要有邏輯上的銜接。”
“每記錄完一個問題都要及時進行檢查,確保沒有漏字錯字,這樣才能提高談話的效率。 ”
……
做筆錄是紀檢監察工作的基本功,我原以為很容易,但是做起來遠沒想象的那么簡單。
在一次次參與談話實戰后,我逐漸領悟到,談話就像是開藥方,要講求“中西藥結合”,根據談話對象心態的差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忠誠和擔當是紀檢人最平凡的初心
“小李,不管寫調查報告還是案件復核報告,都不能帶有個人主觀色彩,不能出現情緒化語言。”
“調查報告和復核報告中提到的違紀問題必須得到印證,書證和言證要一致,要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在張組長一次次地教導中,我開始一點點兒步入正軌。
“小李,你來紀委工作幾年了?”在調查取證的路上,張組長一邊騎摩托車載著我,一邊問道。
“我來紀委才2年多呢。”我笑著回答。
“那你要走的路還很長,有時候你會覺得紀檢監察工作很枯燥,甚至還會得罪人,但你一定要堅守初心。20多年前,我也是這樣和單位的同事一起,頂著大太陽,騎著摩托車到各個單位調查取證。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20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干著同樣的工作。”張組長意味深長地感慨道。
仔細琢磨張組長的話,我慢慢領悟到他口中那句“堅守初心”的含義。其實,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驚心動魄,我們只是始終如一地保持著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雖然我們從事的工作不為少數人理解,但我們身后站著的是渴望風清氣正的廣大群眾,當清正廉潔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發芽時,我們的社會鋪滿的就是綠色的希冀,這也正是紀檢人一生的追求。
兩個多月的專案組工作結束了,我終于體會到那種全身每個細胞都透著喜悅的舒坦。整理卷宗時,工作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我不僅學到了紀檢監察工作最基本的相關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對這份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漸漸明白是什么支撐著我們在這條光榮且孤獨的道路上無畏前行,是一種信仰,是紀檢監察精神的感召,是出于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李麗萍 || 責任編輯 楊玉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