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誘餌就上,沒有定力的獵物,死不足惜。”“我是隊伍中的害群之馬,讓大家臉上蒙羞。”……日前,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組織全體干部觀看《開爾行賄記》警示片,片中行賄者的一句句坦白,受賄者的一聲聲懺悔再現了開爾公司行賄手段以及造成105人受賄“窩案”的“圍獵”軌跡,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開爾公司案件警示我們,不論身處什么樣的崗位,都必須全面加強自律,主動接受他律,牢牢守住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紀律底線,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副組長程永豪如是說。
對鏡反思、聞警自省,紀檢監察組的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以案為鑒,在思想和行為上設好“警戒線”,擰緊紀律螺絲,自覺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強化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筑牢紀檢監察工作的“防火墻”,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在自警、自醒的同時,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結合派駐監督職責定位及綜合監督單位性質特點,圍繞警示片中的開爾公司另辟蹊徑鉆空子,腐蝕“圍獵”公職人員,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破壞親清政商關系的行為進行了探討。
“開爾公司拉攏腐蝕100多名公職人員,讓人痛心、惋惜,假如每一個公職人員都能夠認真履職盡責,不搞親親疏疏,保持親清政商關系,同時對項目中搞利益輸送的行為堅持露頭就打、嚴肅處理,必不會被‘圍獵’。”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干部郭明磊表示。
“我們的駐在單位常和企業打交道,構建親清有度的政商關系尤為重要。”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干部馬惟談道,“紀檢監察組應該充分發揮‘探頭’作用,督促綜合監督單位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劃清權力與利益的紅線,綜合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及時提醒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才能為親清政商關系保駕護航。”
以案建制度、以案強監管、以案改作風、以案促治理。近年來,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始終堅持把辦案與堵塞制度漏洞、強化監督監管結合起來,一案一總結,全面探析個案背后的深層次問題,著力推動查辦案件從處分決定“一張紙”到警示教育“一堂課”、整改提升“一串事”延展深化。同時,堅持靈活運用《政治掮客蘇洪波》《圍獵:行賄者說》《清流毒—云南在行動》等警示教育專題片及“清風云南”警示片、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剖析等,推動綜合監督單位黨員干部警醒、知止,持續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我們要始終堅持把政治監督放在首位,加強對綜合監督單位黨組的監督,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充分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效,用好用活警示教育資源,抓住重要節點、關鍵環節,通過黨性教育、監督檢查、通報提醒、警示震懾等手段,持續釋放監督執紀越往后越嚴的強烈信號。”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組長李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