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組織對我工作實事求是的評判,對我進行批評教育處理,不僅讓我認清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讓我感受到了組織的厚愛和保護,今后我將深刻反思,引以為戒,加強學習,依規依紀依法做好各項工作。”這是牟定縣新橋鎮受到容錯免責的興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某的肺腑之言。
今年2月,牟定縣紀委監委收到關于“新橋鎮興隆村黨總支書記楊某多收取云龍村種植業保險費”的問題線索后,該縣迅速研判部署,對該件問題線索實行提級辦理,及時組織縣、鎮兩級紀檢監察力量進行核查。
調查中了解到,新橋鎮興隆村黨總支為了按時完成2020年種植業保險收繳工作,經村“兩委”會議商議,將開展工作的6名小組長誤工費300元分攤到群眾種植業保險中一并收取,數額雖然不大,但該行為損害了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影響了黨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通過詳細了解核實,楊某等人的決策是為了有效助推工作,而非謀取私利,屬于集體決策出現失誤偏差。鑒于在調查過程中楊某主動承擔責任,認錯態度誠懇,并及時組織人員將多收取的費用逐戶退還群眾,積極消除影響,按照有關規定,符合容錯糾錯的情形。
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經縣鎮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同分析研究,決定由新橋鎮黨委運用容錯糾錯機制,按照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鼓勵擔當的原則,給予負有領導責任的新橋鎮興隆村黨總支書記楊某在全鎮范圍內通報批評的問責處理,通過運用容錯糾錯處理方式,既防止了“小錯誤”演變成“大問題”,又使黨員干部感受到嚴管的力度和監督的溫度。
同時,該縣在堅持嚴管與厚愛方面,打出一套剛柔并濟“組合拳”,一方面堅持挺紀在前,重點聚焦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著重運用第一種形態,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危害”,讓組織監督時時有力度。1至6月,全縣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干部33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26人,占78%;另一方面,該縣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原則,科學精準、穩妥慎重用好用活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等機制,支持黨員干部大膽履職盡責。今年以來,對2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給予澄清正名,積極傳遞鮮明導向,切實為一線干部擔當作為保駕護航。
“容錯糾錯機制絕不是縱容干部亂作為,也不等于對干部無限度寬容。”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當前正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干部敢于負責、敢于擔當,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就是要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負責的干部撐腰鼓勁,讓干部消除顧慮、大膽作為,形成負責擔當、比學趕超、爭先晉位的良好工作氛圍。(夏紹梅 趙東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