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定性處理時,依據條款有誤,卷宗材料不完整,且量紀過輕……”“這個案件認定證據材料不充分,請按照清單進行補充。”這是昭陽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落實“鄉案區審”,對鄉鎮(街道)上報違紀案件存在“瑕疵”提出整改意見的一幕。
今年以來,昭陽區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基層紀委定性不準、程序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嚴格審查、深入指導、強化培訓等方式,持之以恒為基層紀委案件“把脈開方”,提升監督執紀精準度。
“我們規范處理流程,要求基層辦理的案件,需先由聯系指導的紀檢監察室初步審查后,再交案件審理室進行協審。”該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堅持“指導不包辦、把關不越權”的原則,對案件事實、定性證據、處理意見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認真提出審理意見,切實抓好督促整改。
為確保執紀審查質量,對案件疑難復雜,定性、量紀等存在爭議的,該區紀委監委積極與基層紀委會商,審理室召開室務會討論,必要時組織紀檢監察室、案審室等集中作戰,深入基層指導案件,并進行現場辦公。
“鄉鎮紀委工作量大面廣,一線黨員干部違紀案件直接影響到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所以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執紀水平至關重要。”區紀委監委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業務培訓計劃,通過集中培訓、專題討論、以案代訓等形式,組織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學習,規范案件辦理程序,進一步提升基層紀委執紀水平。
“案件審理是執紀審查工作的后道工序,是十分關鍵的一環。抓實‘鄉案區審’,嚴格把關,規范程序,讓案件質量經得起檢驗,才能做到公正公平,讓黨紀黨規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羅瑜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