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資金被你個人占用了,這是違紀違法的,要盡快歸還集體資金,彌補對群眾造成的損失。”
“我當小組干部這么多年,什么好處都沒有得到……”
“你作為小組干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你的思想認識有問題。”
……
近期,景谷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委宣傳部利用景谷“大喇叭”平臺播放警示教育情景劇,內容以今年以來縣內查處的典型案例為主,融入當地方言,通過案件情景還原,講清基層干部在履職過程中應遵守的紀律規矩。
“隨著鄉村廣播‘村村通’工程的實施,鄉村‘大喇叭’的宣傳作用日益顯現。用‘大喇叭’將警示教育進一步延伸至村組,是我們開展警示教育多樣化,提升教育精準度的有益探索。”縣紀委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說道。
“每天早上和下午‘大喇叭’都循環播放,村民在田間勞作的時候都能聽到。‘大喇叭’中播放違紀違法案例警示我們要時刻牢記黨紀法規,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辜負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永平鎮岔河村翁木二組組長說道。
“用我們本地的方言講紀律,我們的印象更深刻。‘大喇叭’播放的內容時刻警醒著自己不以權謀私,侵害群眾利益。”碧安鄉邊江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說。
為持續擴展警示教育的載體和陣地,不斷放大警示教育震懾效應,縣紀委監委堅持“線上+線下”的思路,通過縣融媒體公眾號開設的廣播專欄,開展“線上”警示教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受眾隨時隨地能夠收聽。同時,利用微信平臺等方式,提升警示教育的覆蓋率。
“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將傳統模式與新興方式有機結合,用好用足用活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分層分類提高警示教育的精準度,不斷強化警示教育的效果。”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石秉娟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