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廳里的查詢機上掃一下身份證,就可以看到自己住院檢查治療的項目、用藥數量、藥品價格、治療費用等信息,還可以和全省公開的同類檢查治療、藥品報價等信息進行比較。”在富源縣人民醫院,一名患者在進行自助查詢后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今年以來,富源縣有序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努力打造“黨風清廉、行風清新、院風清凈、醫風清潔、作風清朗”的良好形象,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該縣先后修訂完善了醫療系統廉政談話、違規藥械商“黑名單”等制度,研究制定《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評方案》,根據醫務人員工作情況進行加減分,如對拒收回扣紅包、收到表揚信、患者滿意度高的進行加分,對存在收受患者禮品禮金、私自接見醫藥代表等行為的予以扣分,并與評優評先、職稱晉級評審掛鉤。督促各醫院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程序,完善內控機制,細化采購流程,量化崗位分工,明確工作責任,構建權責清晰、崗位分離、相互制約的監督體系,醫院重大決策、醫療服務重要信息及時公示公開,做到陽光決策、陽光執行。
藥品采購及醫用耗材使用是醫院的重要廉政風險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該縣構建醫院黨委書記、紀委委員、黨支部紀檢委員、科室網格監督員四級網格監督體系,聚焦醫生廉潔行醫、合理用藥用耗、服務質量等方面重點內容開展動態監督,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談話提醒。同時,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統一在國家藥品耗材采購平臺集中采購藥品、醫用耗材,規范藥品及醫用耗材使用管理,消除廉政風險隱患;依托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對所有處方用藥進行監管,系統自動記錄分析用藥劑量、種類等,發現違規操作可立刻查詢追蹤到具體電腦、操作人員,及時發出預警提示,從源頭上加強廉政風險防控。
此外,該縣常態化開展醫療系統廉政談話,逢節、逢會必講廉,進一步筑牢思想防線。定期舉辦清廉課堂,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引導醫務人員守住廉潔底線。每年開展清廉書畫、廉潔行醫演講比賽、清廉攝影展等系列文化活動,用良好的文化氛圍滋養廉潔醫風,促使醫務人員在潛移默化中變“要我廉”為“我要廉”。
“我們堅持建設‘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清廉醫院,推動好作風轉化為廉潔從業的內生動力。”該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醫療行風建設,努力打造可復制的清廉醫院建設基層樣板,護航人民群眾“健康夢”。(劉爍 李生艷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