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街道紅蓮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接種點,醫護人員為接種人員注射疫苗。
“打完之后,肌肉有點酸痛,但是沒有其他不良反應。從等待到接種大概花了15分鐘左右。”1月3日,在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街道新冠疫苗接種點,某超市鮮食分區負責人謝飛說。
“國家研發出來,咱們不花錢也能打,心里挺高興的。一點也不疼,就跟平時打針一樣,不懂的都能問,很放心。”同日,在朝陽區六里屯社區接種點,從事城市供暖服務的鄧先生說。
自2021年元旦起,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開始在北京、山東等地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預計2月中旬完成。
在北京多地新冠病毒疫苗臨時接種點,入口處專門設置了排隊區和等候區。接種人在依次測量體溫、出示北京健康寶后,掃描接種二維碼,查詢預約信息。隨后分批前往知情同意區,進行健康問診和接診禁忌告知流程。經確認無誤后,接種人簽字并前往接種區進行接種,接種完后還需在醫學觀察室等候半小時,無異常才可離開。
“今天來接種的主要是城市水、電、暖、氣的相關工作人員,大約兩百多人。平均下來,每半小時接種20個人左右。”朝陽區六里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單大玲表示,服務中心除了采取“單循環”的接種路線,讓接種人不走“回頭路”,還設置了緊急處置區和搶救組,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在1月3日下午的北京市疫情防控第200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目前,疫苗的接種主要面向18歲到59歲之間的社區工作者、出國工作人員、口岸裝卸人員等九類重點人群。1日至2日,北京已接種疫苗73537劑,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截至3日下午,已有220個接種點啟動使用。
據介紹,疫苗分兩針,北京計劃在今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重點人群首針接種,2至4周后接種第二針。今年2月,在9類重點人群接種基礎上,根據統一安排,將有序開展其余人群接種。“將來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符合條件的人群都能實現‘應接盡接’,暫時沒有接種的人群不用擔心,陸續將會安排接種。”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
在新冠病毒活躍的冬春季節,疫苗的上市讓不少人看到了“和新冠說再見”的希望,但同時也有人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在醫藥業內有個“雙十規律”,即研發成功一支疫苗,需投資10億,耗時10年。而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中國的新冠疫苗就研制成功并上市,安全性有保障嗎?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雖然是超常規在短時間內研發出來的,但一點沒有違背科學規律。該做的實驗一個不少,該走的程序一個不缺。”那么,研發速度快在哪里?武漢生研所病毒類疫苗研究室主任王澤鋆說:“我們把過去‘串聯’的工作改成‘并聯’。比如,做動物試驗,一般是從小到大一項一項‘串聯’做過來,這次是各種動物、各項試驗‘并聯’起來做。雖然工作量成倍增加,但省下了不少時間。”
病毒變異會使現有新冠疫苗失效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回應稱,大多數變異不會影響病毒的致病性、檢測試劑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信息,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事實是最好的證明。從2020年6月至11月底,我國新冠疫苗累計接種超過150萬劑次,其中約6萬人前往境外高風險地區工作,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12月15日,我國重點人群接種工作正式啟動,至12月底,累計接種已經超過了300萬劑次。這450萬劑次,有力地證明了我國疫苗的安全性,驗證了其有效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王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