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家新房子裝修真漂亮!住著舒服吧,還有啥需要我們協調解決的?”一大早,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紀委書記孫海俠和鎮紀委委員李杰就來到保莊圩內的潁淮小區,走訪搬入新居的群眾。
“雖然在莊臺住習慣了,但小區樓房住著更敞亮!”該鎮和諧村自由莊臺居民喬雪一見到孫海俠就拉住她的手介紹起來。
小區樓下,同村的解放莊臺居民郎士好夫婦開著面包車到鎮上的超市置辦年貨,順便幫左鄰右舍捎帶了一些,拉了大半車。他們一回來,就有鄰居圍上去幫助拎東西。
王家壩鎮遷建安置小區潁淮小區內,居民正在運送剛置辦的年貨。聶昺 攝
“特意買了兩束紅花,紅紅火火的喜慶。”朗士好的妻子葛理蘭笑著說:“新房裝修花了8萬多,我們兩口子都在杭州一家電商公司工作,手頭也寬裕,就按自己理想中的效果去裝修。”
去年7月20日,淮河王家壩開閘分洪,蒙洼蓄洪區180平方公里成為一片澤國,郎士好家所在莊臺被洪水環繞成“湖心島”。雖然莊臺近年來經過不斷整治,居住環境已經好了很多,但家里人還是覺得洪水來了有點怕,常念叨“能和城里人一樣住在小區樓房就好了”。
為了解決蓄洪區群眾居住擁擠、人居空間小的問題,阜南縣大力推動莊臺居民遷建。保莊圩新建的安置小區,僅王家壩鎮就將分三期安置1600戶7109人。
今年1月2日,郎士好一家順利拿到鑰匙,住進了位于保莊圩內的潁淮小區。120平方米的新居,臨近學校、超市和社區診所。“現在住的跟城里人一樣了,兩個孩子都在鎮中心小學上學,校車直接接送到小區門口。”
和諧村郎老莊臺居民郎澤金在去年10月13日就搬進了新居。家里七口人,他跟老伴,兒子、媳婦還有幾個孫女住一起,房子除了裝修費用沒再花錢。
“我抽到的五樓送閣樓,就把它裝修成‘復式’房,樓上樓下面積差不多大。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能住這樣的房子,真是感謝黨的好政策!”郎澤金很激動。
今年66歲的郎澤金,此前在莊臺住了60多年。從破舊擁擠的低矮瓦房到整潔有序的莊臺小樓房,再到現在寬敞明亮的“復式房”,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鎮里還給他安排了公益崗位,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王家壩人遷新居》
居民遷建工作自2018年啟動,去年9至12月,王家壩鎮先后有294戶陸續搬入新居。在遷建工作中,王家壩鎮紀委對政策宣傳、房屋拆除和分配進行監督,要求所有鎮村按政策公平、公開、透明落實。特別是在房屋的分配過程中,全程參與監督,堅決杜絕暗箱操作行為。
“去年9月以來的兩次房屋分配中,群眾抽簽定房屋戶型,沒有一戶提出異議,都認為公平合理。”王家壩鎮紀委書記孫海俠介紹。
更多蒙洼莊臺人“搬”出是為了淮河的科學治理。以往洪水退去,阜南都缺水。靠著淮河卻沒有水吃,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存水的地方。現在,當地挖深塘存水,通過壩改橋、橋改閘、閘改泵站,隨時可以調水。
臨近春節,新搬來的左鄰右舍很快熟絡起來,每天中午都有很多老人在廊亭座椅上曬太陽閑聊。孫海俠說,保莊圩內還規劃了82畝惠民產業園,建好后就可以讓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做工。(通訊員 安徽省阜南縣紀委監委 鞏福民 文字 王嬋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