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襯著白云,和風拂綠新芽。一夜間,昨日的漫天黃沙不再,天際開闊,北京的春天來了。
天氣轉好,一度“限流”的北京也重新張開了懷抱。今日0時起,國內低風險地區人員進京、環京地區通勤人員進京不再查驗核酸證明,恢復進出北京市跨城出租車、網約車、順風車業務。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向好,結合本地實際,今天北京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正式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在堅持“外防輸入”基礎上,生產生活秩序將有序恢復。
此次新規給本市居民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例如,北京社區(村)不必要的物理隔離被拆除,進出不再檢測體溫;在落實舉辦方主體責任和做好常態化防控措施前提下,可以舉辦500人以下會議和1000人以下體育賽事;生活服務業企業恢復正常運營,允許組織開展促消費活動;商務樓宇、商超、酒店賓館、餐館、工廠、工地、各類門店等公共場所和辦公樓宇,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基礎上,取消春節期間75%限流措施。但“限量、預約、錯峰”要求還將繼續落實,公園、景區、名勝古跡和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KTV、網吧等室內外文化娛樂場所按75%限流開放。
記者注意到,在優化防控措施、方便生產生活的同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沒有松動,繼續堅持非必要不出境、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限制進京和在京風險人員篩查管控措施;出入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暫不恢復,也不開展在京人員赴中高風險地區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從去年5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我國防控工作轉為常態化,到今年2月22日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清零,近10個月以來,盡管國內疫情曾在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多地散發,但整體疫情防控形勢平穩趨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穩步推進。
“離回到疫情前又近了一步”“春暖花開時,生產生活也開始逐漸回到原來的軌道”……首都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的調整,讓居民又有了新盼頭,也帶動一些行業領域的措施、目標調整。
對于中國民航業來說,今年仍將處于恢復增長期。記者從中國民航局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民航局將繼續統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進行業穩健恢復,力爭全年運輸總規模恢復至疫情前80%以上,旅客運輸量恢復至疫情前90%左右,貨郵運輸量與疫情前基本持平,努力實現航空企業減虧增盈。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印發有關通知,對劇院等演出場所、上網服務場所、娛樂場所有序恢復經營,提出具體要求。
目前,全球疫情仍呈擴散蔓延態勢,疫苗接種總體遲緩。針對當前疫情形勢,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將加強監測預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鞏固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補齊農村地區防控短板,推進疫苗規范接種,盡早建立全市免疫屏障;強化應急處置,保持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工作機制和處置隊伍常備不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瑤 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