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舞蹈跳起來。
扶志從學生娃抓起。
春回大地,云縣后箐鄉忙弄村到處洋溢著喜悅祥和的氣氛,寬敞明亮的新樓房里、葳蕤蓬勃的經濟林間,鄉親們一邊干活一邊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忙弄時光”。
“這樣美麗的村莊和舒適的家園,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沒想到如今我們竟然也有了,就像做夢一樣……感謝黨和政府,我們真是享福?。?rdquo;村中老人魯玉德的話語感染著鄉親們,大家紛紛用手機攝錄忙弄村的發展變化,以此表達對省委巡視機構掛鉤忙弄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敬意和感謝。
2015年8月,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包幫”定點扶貧工作要求,省委巡視機構派出駐村工作隊,“立根定在忙弄中”。5年多來,省委巡視機構將開展巡視工作的標準和要求融入到脫貧攻堅實戰,以發現問題、反映問題、推動問題解決的巡視工作“三部曲”節奏,扎實開展掛鉤幫扶工作,使忙弄村在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精神面貌三個方面有了大進步、大改善、大提升,呈現出一幅黨旗紅、產業興、日子火的美好圖景。
經濟發展大進步
精準發現問題是巡視工作的生命線,也是省委巡視機構掛鉤幫扶工作一以貫之的理念和要求。剛一領受掛鉤幫扶任務,省委巡視機構就對忙弄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大掃描”:
“2013年末貧困發生率為54.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元”;
“農業產業長期處于‘養豬為過年,養雞為吃鹽’的落后狀況”;
“村道泥濘,一年有半年不通車,開車到鄉政府駐地要一個多小時,進一趟縣城要五六個小時,相當于從云縣縣城到昆明”;
……
針對“掃描”結果,省委巡視機構以巡視反饋的方式剖析“共性”和“個性”問題——一方面,忙弄村與其他邊遠落后山村一樣,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明顯;另一方面,忙弄村具有稟賦和優勢的產業項目長期缺失,產業拉動作用不強。
“突出項目攻堅,進一步打牢發展基礎;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夯實增收基礎。”針對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兩個重點,省委巡視機構以自查整改般的韌勁和擔當,迅速開出“藥方”,并和村“兩委”成員按照“1+1”的模式組成工作專班,分組督促項目推進。2015年8月以來,省委巡視機構已為忙弄村先后協調各類物資及資金共計5245萬元用于基礎建設和其他項目建設。
在掛鉤幫扶工作中,省委巡視機構堅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省委巡視辦和省委巡視組黨支部采取“結對”方式,分別與忙弄村2個黨支部進行共建,以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網格”組織構架實行黨建網格化管理,形成黨組織排兵布陣、黨員戶帶頭落實的黨建脫貧雙推進格局。
“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2016年,忙弄村順利脫貧出列;2019年,貧困發生率下降至零;202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7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0元。截至目前,全村12個村民小組進組入戶道路和至鄉政府駐地、至縣城道路全部完成了硬化,開車到鄉政府只要半小時,到縣城只要兩小時;建立的兩個專業合作社,帶動405戶農戶種植青花椒2094畝、澳洲堅果5700畝、砂仁546畝、紫膠260畝,人均經濟林果面積達到10畝以上。每到街天,云縣忙懷鄉、漫灣鎮和景東縣的近百戶流動商戶紛紛趕到忙弄村集貿市場交易,商品交易額達60萬元以上。
民生福祉大改善
政治巡視,就是要看群眾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的情況究竟咋樣;掛鉤幫扶,就是要全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于這樣的認識,省委巡視機構不斷加大對忙弄村的支持力度,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作為掛鉤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推進忙弄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緊盯教育醫療薄弱環節,多方籌措,幫助忙弄村完成學校公廁、浴室、塑膠球場和校園綠化等項目,新建村衛生室一個,全村教書育人環境全面得到改善,群眾入學、看病就醫更加便捷。
圍繞住有所居,2016年以來,抓牢抓實忙弄村危舊房改造項目,扶持228戶貧困戶和40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建蓋新房,并累計投入資金744萬元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村容村貌因之發生巨大變化。
瞄準“將忙弄村建成鄉親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目標,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投入資金200萬元開展環境綜合治理,籌資163萬元完成標準化村級活動場所等項目建設。2019年,忙弄村入選云南省縣級美麗村莊;2020年,忙弄村入選云南省市級美麗村莊。
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忙弄村的鄉親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紅偉組村民羅春強記得,過去的忙弄村,全村只有一幢磚混結構民居房,其他的都是土木建筑,居住條件很差。“在省委巡視機構的幫扶下,短短幾年時間,村里建起了兩百多幢新樓房,鄉親們現代化、多樣化的居住需求得到了滿足。”
上江邊組村民羅開強很在意環境問題。“過去,忙弄村的臟亂差問題十分突出,雖然經過多次整治但是沒有根本改觀。”令羅開強感到高興的是,在省委巡視機構的幫扶下,全村大搞清潔衛生,大搞綠化美化,而且還建成了垃圾焚燒處理站,“村子臟亂差的壞名聲徹底消除了”。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2020年以來,省委巡視機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著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團結帶領忙弄村鄉親們向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邁進。駐村工作隊在后續幫扶工作中,更加聚焦民生民利、突出“細”“智”管理,繼續推進美麗鄉村和健康鄉村建設,努力讓鄉親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精神面貌大提升
開展巡視工作,不僅要發現個性問題、找準要害問題,還要深挖問題根源,推動解決深層次問題。掛鉤幫扶工作中,省委巡視機構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在做好各項軟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正確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激發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智慧和汗水創造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
一方面,把“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加強對貧困群眾的宣傳教育和思想引領,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務工經商等培訓和法律法規、文明鄉風等教育,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樹立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導向,以黨員比積分、干部比先進、群眾比“紅星”的“三比成效”增活力,特別是在群眾比“紅星”過程中,通過村民小組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評比出在產業發展、帶頭致富、庭院潔凈、尊老愛幼等方面作出表率的群眾“紅星”戶,有力地促進、提升了群眾增強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水平。
紅偉組村民魯永的生活軌跡變化,是省委巡視機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一個生動縮影。
因為家庭困難,魯永很早就輟學了,1984年出生的他,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結婚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2016年,享受到建房補助政策,并被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工作后,魯永自我發展的決心和動力越來越強。2018年,利用自己學習和掌握的技術,他開起了摩托車修理鋪,每年的經營收入有3萬多元。2019年,魯永結婚了,妻子是大學生。2020年,女兒出生了,一家三口的日子越過越好。
懷著感恩之心、奮進之志,魯永終日辛勤忙碌,一點一點地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2019年,在鄉親們的支持下,魯永順利當選為忙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他鄭重承諾:“這是一項光榮的使命,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履職盡責。”(楊富東 鐘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