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長假尚有不少時日,但大眾的出游熱情已經開始高漲。連日來,關于清明、五一小長假的相關搜索持續上漲。
攜程旅行網大數據顯示,北京發布“自3月16日起,國內低風險地區人員進返京不再需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通知后,北京始發航線瞬時搜索量飆升,比通知發布前1小時增長100%,機票預訂量增長60%。最熱門的前三個目的地為上海、成都、三亞。
“預計今年清明節出游人次將達到1億人次,”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表示,受疫情影響,去年清明節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同比減少六成多。“從目前機票、度假酒店、租車自駕、景區門票、跨省跟團游等旅游產品的預訂情況來看,清明節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五一機票和五一當天的酒店預訂量已超2019年。游客對五一目的地的選擇開始南移,逐漸由冰雪游回歸到古城游、城市游等,海島游的熱度繼續保持。哪些目的地最熱?4月30日和5月1日至三亞、成都、海口、長沙、西雙版納、麗江、青島的搜索量比2019年增長超200%。
據記者觀察,經歷了一年多的常態化防疫,消費者的旅行偏好和度假模式都有所改變。
從預訂模式看,“先住宿后交通”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先訂好酒店,等機票、火車票相關出行政策明朗后,補充預訂,一方面能避峰預訂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實時調整出游計劃。目前,不少傳統熱門目的地出現小長假酒店房源緊張的情況,洛陽、大理、蘇州等地多個酒店房型已被預訂一空。
在某旅游APP搜索大理(左)和蘇州(右)五一期間的酒店住宿,皆出現酒店滿房的情況
從旅行偏好看,受疫情影響,游客更加傾向“去人少一點的室外旅游”,西北等開闊區域受青睞。特別是出境游受限后,部分中高消費群體轉向西部生態和自駕旅游目的地。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去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有19個省域游客接待量復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部占10席,開闊地區游客接待排名較以往明顯前移。此外,周末游、短途游、自駕游也頗受消費者青睞,“說走就走”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周末休閑方式。
某旅游APP公布的“周邊熱搜榜”中,多數是室外景點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表示,今年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后的第二個五一小長假。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2021年的五一旅游市場也將加快復蘇的步伐,預計今年五一本地游、周邊游市場仍將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
在疫情有效防控、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的當下,清明、五一游的火爆或只是開始。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0年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2021年發展預測》提出,2021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41億人次,旅游經濟將從全面復工復業走向消費、投資全面復蘇。未來,我國旅游市場的客源地將由中大型城市向中小型城鎮的梯度下沉,更多人有條件和閑暇加入到旅游行列。大數據加持的“預約、限量、錯峰”將是疫后旅游出行的常態。科技創新將進一步帶動智慧旅游升級,有效提升廣大游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此外,令不少消費者期待的是,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已經正式上線。該證明可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抗體檢測結果及疫苗接種情況等,為推動國際旅行市場的重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示意圖
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調查所所長馬儀亮表示,在新冠疫苗普及較為順利、疫苗有效性相對樂觀的情況下,出入境旅游市場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啟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