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30-21:30,這一小時,你在干什么?
有人關燈走出家門,在小區和家人散步;
有人關燈點上蠟燭,享受浪漫燭光晚餐;
有人關燈來到陽臺,抬頭盡數天上繁星……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象變化而倡議發起的全球性節能活動?;顒犹岢磕?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達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一年一度的活動已吸引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億公眾參與。
2021年“地球一小時”活動海報
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主題突出“行動”和“希望”,持續關注全球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通過“熄燈”這個簡單的動作,喚起國際社會對地球的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2021年是改弦更張的一年。我們可以減少排放并使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便建設一個更有韌性的碳中和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保衛地球盡一己之責。”
熄燈前后的鳥巢
27日20時30分一到,全國各地的地標建筑——北京鳥巢、上海東方明珠、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成都金融城天府雙塔、西安鼓樓、武漢長江大橋龜山電視塔等悄然熄滅彩燈,和城市里的人們一起享受難得的靜謐時光。沒有霓虹燈的裝飾,夜晚的星空依然令人心動。
熄燈前后的東方明珠塔
連日來,深圳、上海、武漢、長春、成都、三亞等城市分別舉辦了“水的旅程”藝術展、“濕地和江豚保護項目”簽約儀式、“地球治愈計劃”主題活動、不插電音樂會、“為老虎發聲”、“為地球發聲”等豐富多樣的公眾參與活動。
不止中國,這場熄燈接力,也在全球上演。如果有人3月27日在太空看地球,他也許會看到一個壯觀而奇妙的景象——大約在地球昏線偏夜方向兩個半時區的地方,在整整24個小時之內,比往日暗淡許多。
3月27日,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及周邊建筑在“地球一小時”開始前后的景象。(圖片來源:新華網)
這一小時,與其說是為了省電,不如說是為了發出一份倡議——愛地球,不止一小時。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指出,自1970年以來,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約2/3,對物種的最大威脅與人類活動直接相關。地球上75%的無冰土地已經被人類活動顯著改變,自1700年以來,全球近90%的濕地已經消失。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除了關燈,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在出門前隨手關掉不必要的電源;堅持綠色低碳出行,多騎車少開車;踐行“光盤行動”,外出就餐自備餐具;拒絕野生動物制品,理性購物……
一小時之外,地球也需要你。(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王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