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震動中外。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4年來,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日新月異,各方面建設全面有序加速推進,雄安畫卷正徐徐鋪展。
連日來,容東片區安置房及配套設施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先行區,這里最多時曾有700多臺塔吊、10萬余名工人現場作業。
最新數據顯示,容東片區939棟安置房中的850棟已完成結構封頂,計劃今年6月交付使用。未來,這里的居民步行3公里可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建設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同在容東片區內的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是新區首個標志性城市建筑群,其會展中心將于下半年率先投入使用,成為新區對外展示的窗口。
此外,主打宜居宜業綜合城區、生態智能創新城區的容西片區,以及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承載地——位于主城區的啟動區,相關基礎設施在同步規劃、分步實施。
去年底京雄城際鐵路的開通,使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的最快時間縮短至50分鐘。隨著雄安新區轉入大規模建設階段,交通路網建設正在緊張推進。
在京雄高速SG6標項目建設工地,工人們忙著路面攤鋪。利用北斗定位技術,通過攤鋪機上安裝的接收器,可實現路面混凝土和瀝青攤鋪的精準監測。今年5月底,京雄高速、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三條高速將全部建成通車,形成新區對外骨干路網。
數字經濟時代,“云上雄安”數字智能之城建設也在同步進行。雄安新區首個“新基建”項目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近日啟動基礎工程樁施工,2022年投產運營后,將為數字雄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
不止如此,塊數據平臺、自主可控區塊鏈平臺、數字道路分級標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隨著一批城市級智能平臺的搭建、一批標準的印發、一批新基建項目的落地,雄安新區智能城市“破繭而出”。工作人員介紹,傳統的智慧城市往往更多關注建筑、交通、水務、園林等某一行業或領域的智慧化,而雄安是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全城智慧化,可以集成城市各專業數據,從而實現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
據了解,雄安新區近兩年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近兩千億元,其中近30個已完工,50多個項目正有序推進,計劃于今年內陸續完工。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雄安新區管委會供圖)
在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做法受到企業好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創新動能,截至3月28日,新區本級現有企業共3881戶,其中北京投資來源企業3391戶,占87.37%。
生態是雄安新區的顯著底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要靠宜居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雄安集團生態公司有關負責人說,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區在“千年秀林”9號地塊栽下第一棵樹,截至去年底,雄安新區總造林面積已達41萬畝,樹木達200多種。
根據規劃,未來雄安新區將鑲嵌在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之中,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其中,“千年秀林”是綠色的代表,而藍色指的是“華北明珠”白洋淀。
在雄安新區拍攝的白洋淀。(圖片來源:新華社)
得益于近幾年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截至去年底,白洋淀生態補水共約5.56億立方米,湖心區水質達到Ⅳ類,淀面已恢復至290平方公里。白洋淀的水多了、清了,濕地的野生鳥類也增加了。
如今的雄安新區,貼上了“五新”的新標簽。當地日前出臺的《關于加快實現“五新”目標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設新功能、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才、構建新機制,確保一年見效果、兩年大變樣,把雄安建設成為一座讓人愿意來、留得住、能發展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 文字 李蕓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