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要樹牢底線思維,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無小事。安全生產和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就有可能導致無法預計的后果和不可挽回的損失。近日,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山西孝義透水事故查處進行掛牌督辦。據悉,該事故造成井下22人被困,經各方全力救援,最終20人獲救升井,2人遇難。有媒體報道,該“黑煤窯”曾兩次被村民舉報,但“礦主”并未受到處理,且煤窯也未被實際取締,現任礦主杜某已經開工數月,累計銷售煤炭近2000噸、獲利100多萬元。這暴露出當地在打擊非法盜采和非法生產方面存在責任懸空、監管不嚴、措施不落實等問題。
“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需要同步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安全正是題中之義。近段時間,煤炭需求旺盛、價格上漲,違法違規生產現象出現“回潮”。根據應急管理部的通報,2020年以來發生的煤礦較大以上事故中,一些企業存在屢次違法違規問題,在監管部門多次執法、督辦的情況下仍然敷衍整改,甚至弄虛作假。安全事故的代價是沉重的,教訓是深刻的,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在安全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將安全生產時時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一些安全事故,往往帶有突發性、意外性、復雜性的特點,看似防不勝防、難以避免,實則萌生于日常被忽視的隱患、潛藏于不負責任的細節。可以說,思想麻痹、責任空轉是安全生產最可怕的隱患,如果置之不理,就容易釀成大禍。不斷強化風險防控意識,防患于未然。夯實基層基礎,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生產一線,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確保每個環節、每個流程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
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后,既有企業生產中潛在的問題,也存在相關部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地方黨委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不到位的問題。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安全生產、災害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重點環節,堅決糾治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2022年是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年初將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抓實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十分重要。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防范,加強安全監管,消除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突出抓好能源保供安全,對高風險礦井落實專人盯守,嚴厲打擊違法開采行為。加強極寒天氣和雨雪冰凍等災害、森林草原火險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