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孝’這幅圖真形象,也溫暖!幫老人端洗腳水,小孩幫我們捶背,這都是我們常見的事情嘛!百善孝為先,沒錯的!”近日,在鎮康縣忙丙鄉回掌村桃子寨居民墻、文化廣場前,一幅幅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承好家風,移風易俗,廉政、廉潔”文化墻吸引過往行人駐足觀看、評論。
據了解,桃子寨是鎮康縣去年末圍繞“42684”村寨文化氛圍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廉政、廉潔文化傳播等集中打造的一個點。墻畫面積共180余平方米,項目資金約4萬元,惠及農戶67戶。同時,該村還制作了包括“道德紅榜、村史及寨史、村規民約、星級文明戶評選”等內容的8塊大型展板。
不只是桃子寨,近年來該縣各鄉鎮以“適合一片打造一片,移民搬遷點重點打造,各村寨均要涉及,語言簡單樸實,圖片生動活潑、接地氣”的方式,見縫插針式地打造居民墻上文化、制作大篇幅文化宣傳展板,讓群眾出門買菜、散步、娛樂都會看到文化墻、展板上的內容。這些文化墻、展板時時刻刻提醒民眾傳承中華民族美德,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文化墻具有造價低廉、方式靈活、群眾喜聞樂見、宣傳效果突出等優點。目前,該縣很多地方的文化墻都很出名,勐捧鎮的小漁村、忙丙鄉的豹子洞山、勐堆的邦東村、南傘的紅巖村等都是有名的文化墻勝地。
“文化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價值取向,引導和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使村民在無形中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該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在文化墻的建設陣地、主要內容、制作形式、管理機制上下足功夫,進一步發揮文化墻在新農村建設的文化主陣地作用,讓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強。(羅榮超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