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本人從這件事中汲取教訓,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要敢于擔當,有責任心。希望你放下包袱、輕裝前行,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可以直接向我們提出。”
“受處分后,我覺得自己仿佛被貼上了標簽,總覺得抬不起頭,連出門都覺得難為情,更害怕親戚朋友知道自己被處分的事。感謝組織的信任和關心,多次找我談心談話,幫我解開疙瘩、卸掉包袱……”
近日,永仁縣紀委監委駐縣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的工作人員會同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組成回訪教育小組,對縣自然資源局受警告處分的王某某開展回訪教育,面對面聽取受處分人思想、工作情況,并鼓勵受處分人員放下包袱,重拾信心,努力工作。
連日來,縣紀委監委組織案件審理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對2018年以來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88名黨員干部開展了全覆蓋回訪教育。近年來,縣紀委監委全面貫徹“立足教育挽救,深化標本兼治”方針,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的原則,積極開展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切實幫助提高認識、改正錯誤,讓受處分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使“跌倒”干部重整行裝再出發。
“讓信念立起來,把工作干起來。”按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縣紀委監委立足受處分干部實際情況,回訪前,結合其性格履歷、錯誤性質、處分類型制定個性化回訪教育方案,以提高回訪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回訪中,采取談心談話、側面走訪等方式詳細了解受處分人員思想動態,找準違紀黨員“病根”,化解思想“疙瘩”,確保處分決定執行到位、思想認識轉化到位、組織關懷傳達到位,幫助違紀干部祛除心病、喚回初心。回訪結束后,采取“一人一檔”的方式,認真填寫《回訪教育登記表》,收集整理回訪人員的基本情況及單位對其思想和工作表現鑒定等材料,建立回訪教育檔案,及時整理歸檔回訪結果作為受處分人員恢復黨員權利、年度考核、績效考評、選拔任用等重要參考依據。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對犯錯誤同志的一貫方針。處分不是目的,而是要把他們拉回正軌。這既是對黨的事業負責,也是對廣大基層干部的關心愛護。”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對于曾經犯錯的黨員干部,不能一處了之、一問了事,要切實做好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既要讓他們認識并改正錯誤,又要將他們“扶”起來,重燃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變“有錯”為“有為”。(普曉芹 高婕 鐘進文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