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村土地流轉租金沒有兌付?”今年2月底,雞頭村街道紀委在對村委會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收到了該村群眾反映該村沒有兌付土地流轉租金的問題線索。
收到線索后,街道紀工委立即對問題線索進行核實,并將核實情況及時向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經分析研判,認定該問題線索不真實且比較籠統模糊,最后決定由街道黨工委和紀工委對被反映人進行面詢。
面詢前,談話組對被反映人的工作經歷、生活背景、家庭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對可能涉及的政策、黨規黨紀、法律法規等進行了學習,根據省、市、區的工作辦法,制訂了嚴謹詳細的面詢方案。
“今天對你進行面詢,主要是針對近期反復有群眾反映你們村土地流轉租金沒有兌付問題,希望你不要有心理壓力和負擔,以坦誠積極的態度給予配合。”
“感謝組織的關心、信任和尊重,也讓我正確認清自己的問題。我會及時加以整改,以后將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
面詢順利進行,這是馬龍區紀委監委推動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直接面詢制度往深里走、往實里走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該區紀委監委充分運用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號脈”“開方”,為被反映干部量身定制面詢方案和提綱,與被反映干部面對面詢問交流、了解情況、提醒教育。對黨員干部的一般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及時咬耳扯袖,防止“小錯”釀成“大禍”。
根據制度要求,廉政談話和案件查辦需要面詢各社區黨總支書記和街道機關各支部書記時,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村(社區)聯系領導及紀(工)委委員共同組成面詢談話組,由黨(工)委書記直接參與面談,黨(工)委書記和紀(工)委書記為雙談話人,紀(工)委其他人員擔任記錄人。該區紀委監委在面詢前針對反映的問題及時“把脈”,量身定制面詢方案和提綱,讓面詢真正觸及干部的內心,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同時也積極做好“后半篇文章”,杜絕“一詢了之”。被反映人態度誠懇,主動接受監督,對所詢問題進行說明或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事實清晰清楚、可以采信的面詢記錄可按程序報批澄清了結;被反映人態度抵觸,有意回避關鍵問題或對所詢問題簡單否定的,要對其進行紀律提示提醒,同時提出具體要求并責成其作出書面說明,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與此同時,在以往面詢的基礎上,該區紀委監委不斷創新面詢形式,將面詢地點由以前的辦公室改在單獨的面詢室,在面詢室制作專門面詢布標,擺放桌牌,減少外界干擾,增加面詢的正式性和嚴肅性。并要求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紀(工)委書記直接面詢社區黨總支書記,理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在面詢時,除了發現問題、指出問題,還要求對國家有關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進行解讀,讓被面詢人在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及時進行整改、化解矛盾。面詢后,通過適當方式向被反映人所在黨組織通報面詢情況,征詢被反映人的現實表現情況,并督促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體現對黨組織日常監督的再監督。同時,適時對被反映人進行回訪,了解掌握其思想動態,在教育引導、警示警醒的同時體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尊重、關心關懷,幫助黨員干部洗滌心靈,糾錯改錯,進一步提升監督質效。
下一步,該區紀委監委將結合實際,繼續在全區范圍內推行直接面詢制度往深里走、往實里走,讓面詢真正詢得來龍去脈,詢得前因后果,詢出風清氣正。(龔學權 方俊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