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承包給我們經營的土地為什么不給我們確權?現在土地被征用了,我們不但沒有土地補償費,連青苗補償款也沒有。”近日,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的幾位村民一大早就來到縣紀委監委信訪接待中心。
“老鄉,您先別著急,有什么問題慢慢跟我們說……”這天恰逢領導接訪日,梁河縣監委委員老許耐心地安撫村民。幾位村民慢慢緩和了情緒,將自己心中的苦悶與老許娓娓道來。

群眾訴求無小事。群眾的來訪雖是業務范圍外的訴求,但老許仍然耐心傾聽,認真答復,針對具體業務,建議群眾向有關業務部門反映,并聯系相關部門對此進一步進行核實調查。
“謝謝你們,我們現在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問題了!”聽完答復之后,幾位村民滿意地說道。
近年來,由縣紀委書記、副書記、常委等班子成員帶隊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在該縣已形成慣例。早在2014年,該縣就依據《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領導接訪工作辦法》建立領導定期接訪的長效機制,通過領導接訪,傾聽群眾心聲,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
“領導定期接訪,及時化解了一些信訪‘疑難雜癥’,拉近了領導干部和群眾的距離。”縣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談道。
為促進群眾反映強烈、疑難復雜的信訪問題及時有效化解,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進一步強化領導接訪工作,對領導定期接訪工作方案再細化,輪流安排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接待群眾來訪。對群眾反映的訴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予以解決,解決不了的,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解決問題時限;對接訪問題的查辦過程全程跟蹤,負責到底,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案案有結果。
坐下來傾聽民情,也要走下去發現民情。在“坐診聽音”的同時,縣紀委監委主動“出診”。在開展專項督查、調研等工作中,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深入一線,主動走進群眾家中,聽民情、解民憂,不斷提升群眾對信訪舉報工作的信任度、滿意度。同時,在該縣9個鄉鎮的集市、街道、村活動中心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擺攤設點,將信訪室搬到群眾家門口,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主動收集脫貧攻堅、教育醫療、就業創業、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執法司法等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讓群眾的反映渠道更便捷更暢通,搭建起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李佳佳 李加文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