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關縣紀委監委在強化“一把手”監督方面積極探索,通過加強談話提醒、強化制度約束、常態化警示教育、培育廉潔家風等方式,把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作為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切實做到監督常在、形成常態。
開展監督談話,是該縣紀委監委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邁出的第一步。該縣嚴格推行“一把手”約談提醒機制,建立縣委書記、縣四家班子領導、各機關單位“一把手”全員參與的“約談網”。綜合運用集中廉政談話、“一對一”談心談話、面對面深入調研等方式,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同時,將約談情況向縣紀委監委和縣委組織部進行“雙備案”。
“現在開會做決策如果有不符合程序規定的決定和做法,班子成員可以直接報縣紀委監委,單位重要的會議也都有派駐紀檢監察組的監督,制度的‘籠子’確實越織越密了。”該縣某單位主要負責人介紹。
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需要制度的剛性約束。該縣建立領導干部事項“雙報告”制度,即在落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的基礎上,創新建立了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重大事項登記報告“直報”制度。對“一把手”有不符合程序規定的決定和做法,班子成員可以直接報縣紀委監委,將“一把手”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在抓牢制度約束的基礎上,該縣還抓好對“一把手”的常態化警示教育。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一把手”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等看得見、聽得著的方式警醒“一把手”從思想根源上提高認識,敬畏黨紀國法,預防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把紀律教育作為必修課,每年舉辦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專題講座等,強化警示教育,常敲紀律警鐘。
此外,該縣還將廉政觸角延伸至家風建設領域,通過印發家風家教廉政宣傳手冊、對“一把手”開展廉政家訪、組織領導干部家屬參加廉潔教育活動等,加強對“一把手”“八小時以外”活動的監督,讓“一把手”習慣在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對‘一把手’的監督有力有效,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就好。”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緊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完善監督制約機制,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呂昭黎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