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監督中發現,現在到了燈籠果豐收的季節,部分村小組干部把村內空地租給外地商人,但有幾個小組沒有把租金及時存入銀行賬戶,存在風險,我們已對他們做了提醒。”近日,勐海縣勐往鄉村務監督工作例會上,一位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對監督情況作了匯報。
為進一步提升村務監督質量,全面激發村務監督效能,勐海縣紀委監委緊盯村級監督難題,不斷在激活村級監督“神經末梢”上花力氣、出實招,全力打造一支能監督、會監督、善監督、敢監督的村務監督隊伍。
從制度機制入手,全面理清監督思路。為確保村務監督有據可循,日常管理有規可依,勐海縣紀委監委不斷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職責》《監督村務公開主要內容》《村務監督委員會議事規則》等9個工作制度。同時,充分保障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基本辦公條件,做到七有,即:有辦公場所、有印章、有牌匾、有補助、有工作經費、有聯系電話、有會議記錄,從制度機制和辦公條件上,為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行工作職責奠定基礎。村務監督委員會在鄉鎮農場紀委的指導下、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對委員進行分工并報所屬鄉鎮農場紀委備案,定期研究制定村務監督委員會任期工作目標及工作計劃。
從業務培訓著力,全面提升監督效能。不會監督、不善監督一直是桎梏村務監督委員會發揮職能作用的“老大難”問題。對此,縣紀委監委從強化學習培訓上著力,通過定期舉辦村務監督委員會業務培訓會,將強農惠農政策措施、民主決策、村務財務公開、工程建設項目等重要內容作為培訓的專題課向村務監督員開放,全面提升村務監督員的專業能力,為其找準監督點奠定理論基礎。此外,在各類專項監督檢查中,有意識抽調村務監督員全程參與監督檢查,通過手把手現場教、面對面現場學等方式,掌握監督要點、學習監督手段,為找準問題、發現問題積累實戰經驗。
從日常管理破題,全面激發監督活力。在對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日常監督管理中,該縣紀委監委形成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每月一例會、每月一培訓制度,通過鄉鎮農場紀委對所屬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定期培訓,聽取工作匯報,動態掌握村級監督職責履行情況,定期研判發現問題情況,在強化對村務監督員的監督管理的同時,及時實現重要工作部署、重要問題信息的上傳下達,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春江水暖鴨先知’,村務監督員來自農村,根植于基層,有緊貼群眾的監督優勢。進一步揚長避短,全面挖掘村務監督的制度優勢,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員在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方面的獨特作用,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陶玲紅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