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今年準備種植多少百合?作為集體經濟項目,合作社是否向你們發放了百合種球?共發放了多少?”
近期,維西縣白濟汛鄉統維村百合種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中起了關鍵作用。”白濟汛鄉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產業發展周期長、投入資金量大、利益關聯度高等原因,產業發展中容易滋生各種腐敗問題,必須加強監督、一抓到底,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作為重中之重。
白濟汛鄉紀委組成專項檢查組,通過實地查看的方式,抽查百合種球發放情況,收集群眾訴求,確保產業資金專款專用、惠農惠民政策真正落實落地。
檢查組一行首先從鄉財政所調取了村級百合種植報賬材料,再直接深入種植現場,通過現場查看和詢問群眾等方式,結合發放名單,核實百合種球發放質量是否過關,數量是否真實。同時,了解群眾在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旨在對存在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治。
“現在百合種植的整個過程中都會有人來監督檢查。我們心里更有底氣了,不用擔心有人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現在收入增加了,日子越過越好了。”一位老大爺和檢查組人員說道。
為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白濟汛鄉紀委立足職責,強化日常監督,重點對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產業項目建設以及惠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有效預防和減少村級“微腐敗”,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群眾的力量,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敢于同腐敗和不正之風硬碰硬,才能以實際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白濟汛鄉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擴大監督范圍和力度,時刻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敢于擔當勇于作為,及時發現問題并強化整改,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更好地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楊麗紅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