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你們村的村干部平時表現怎么樣,工作認真負責嗎?”
2020年10月,墨江縣委巡察辦派出14個巡察組,采取“一托N”方式,對該縣11個鄉鎮的89個村(社區)黨組織進行常規巡察。
一天晚飯后,縣委第十二巡察組的老紀和小楊到該縣魚塘鎮壩老村丫口組走訪,對壩老村村干部的廉潔自律和履職盡責情況進行初步了解。
“我們村上這幾個干部任職時間都比較長,平時工作也能盡職盡責,但是。”其中一中年男子欲言又止。
“我們是巡察組成員,你有什么問題可以和我們反映。”見群眾猶豫,小楊亮出工作證,并補充道。
“哎,他有時候辦事不公平,喜歡多吃多占,將女兒、女婿都招進了公益性崗位。”
“就是啊!公益性崗位是國家扶貧項目,憑什么他當村干部就可以優先照顧家屬?”
“我們村民小組共有31戶建檔立卡戶,脫貧難度比他女婿家大的貧困戶不少,為什么只有他們才能夠享受政策?”
消除顧慮的村民們打開了話匣子,他們口中的“他”,也逐步清晰起來,就是時任魚塘鎮壩老村黨總支書記的張應祥。隨即,巡察組又重點走訪了17戶農戶,其中大部分群眾都反映了張應祥疑似存在以公益性崗位優親厚友的問題。
回到駐地,老紀和小楊立即將了解到的情況向巡察組李組長報告,并對反映出的問題進一步展開調查。
隨著調查的深入,真相浮出水面。
2020年2月,壩老村黨總支書記張應祥在未與村委班子成員、駐村工作隊員和掛村領導商議的情況下,私自將其女婿王某某、女兒張某某納入滬滇勞務協作公益性崗位,聘用為丫口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員,聘用期限從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月工資500元。目前已發放2020年4月至10月的工資共計3500元。
巡察組及時將該問題線索移送縣紀委監委進行初步調查核實。
“張應祥于2007年就任壩老村村委會主任,2010年5月任村黨總支書記。他多年來為群眾辦了不少好事實事,口碑一直很好。然而,在惠民政策面前,他卻模糊了公與私的界限,在政策落實上優親厚友,不僅損害了群眾利益,更影響了基層黨組織的形象。作為一名換屆后即將退下來的村干部,有善始,卻沒能善終。”說起該案件,辦案人員感到很惋惜。
2021年1月19日,張應祥因違反群眾紀律,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涉案資金由相關部門收繳。
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墨江縣委巡察辦將該案件通報到各巡察組,要求抓住村“兩委”換屆節點,重點關注任期將滿、即將離任的村干部的動向,并把發現的問題線索按照程序進行移送。
該縣紀委監委以問題為導向,主動靠前監督,嚴格對1050名村(社區)黨組織候選人初步人選和提名產生的1380名村(居)民委員會候選人“精準把脈”,對照“五不準”“十二不宜”的負面清單,進行廉政紀律“紅外線”的全方位“掃描”,依紀依規取消25人參選資格。
“我想著自己年紀大了,再干一屆村黨總支書記也沒有希望了,便打算最后為親戚撈點‘好處’,沒想到觸犯了黨規黨紀,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信任我的群眾。”拿到處分決定書,張應祥后悔不已。
當前,正值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墨江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時召開村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將該案例進行通報,提醒新一屆村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用;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私用。我們將繼續延伸巡察直達‘神經末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打通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墨江縣委巡察辦主任張杰表示。(姜玟伊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