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和中宣部先后授予張桂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后,日前,云南省委在昆明舉行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號召全省各行各業和廣大黨員干部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張桂梅同志是近年來云南省涌現的先進模范的優秀代表。她長期扎根邊疆教育事業一線,在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幫助下,推動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已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她忠誠于黨的事業,忠誠于教書育人的使命,不畏艱險,勇毅篤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極不平凡的業績,值得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紀檢監察干部學習。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要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將初心注入靈魂,將使命扛在肩上,只爭朝夕、接續奮斗,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修復凈化云南政治生態,為不斷開創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紀律保證和作風保證。
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就要始終做一個心中有信仰、永遠跟黨走的人。“支撐著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里不愧。”張桂梅這樣解釋支撐其前進的力量。在她的帶領下,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辦學理念,用真情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引導學生銘記黨恩、回報社會。信仰之力無窮。紀檢監察干部作為“打鐵人”,就必須淬煉“打鐵人”的政治品格,把絕對忠誠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始終做到心中有信仰、永遠跟黨走。政治上拎得清,眼明心亮手快,以勇于斗爭的果敢、善于斗爭的本領,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云嶺大地上落地見效。
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就要始終做一個腳下沾泥土、一心為人民的人。張桂梅同志深情地愛著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20多年來,張桂梅除了執著于教育事業外,還經常掏錢幫助群眾治病、修路、建水窖,幫助群眾協調糾紛、化解矛盾、發展產業。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共產黨員就應該幫老百姓做事,群眾有困難,就應該去管,為民之心、愛民之情溢于言表。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正風肅紀反腐事關民心所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堅守人民情懷,把監督“放大鏡”聚焦在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上,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加大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監督檢查,持續整治惠民富民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基層“微腐敗”,持續糾治群眾身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管住管好群眾身邊小微權力,讓人民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就要始終做一個不畏千萬難、拼搏不認輸的人。白手起家創辦一所中學,不斷把大山女孩送進大學,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張桂梅沒有退縮。憑著學生的苦讀、教師的苦教、張桂梅不顧生死的奮斗,至今1804名學生從華坪女子高考入大學,學校一本上線率高達40%多,高考成績綜合排名連續多年位居麗江全市第一。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身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聽的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令,干的是得罪人的活,行的是人間正道,短兵相接之時,我們不上誰上?我們不干誰干?要豁得出來、沖得上去,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在忠實履職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實干苦干中經受風霜考驗,以拼搏之我、奮斗之我為實現新時代云南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就要始終做一個肩頭扛責任、執著去奉獻的人。張桂梅同志曾這樣說,“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責任意識、奉獻精神融入其血脈和靈魂,化為自覺地行動。為此,她年輕時響應號召支援邊疆建設;看到山區女孩因貧輟學,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用知識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累計捐獻100萬元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和教育事業,等等。紀檢監察干部像張桂梅同志那樣去戰斗,因為紀檢監察事業既不是“保險箱”,更不是“安樂窩”,選擇了它,就意味著責任與奉獻。紀檢監察干部講責任就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黨紀國法負責,對紀檢監察事業負責,鐵面執紀執法,弘揚清風正氣,還社會一個朗朗乾坤;講奉獻就要舍小家,為大家,不怕工作強度高、壓力大,不怕工作連軸轉,“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同時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個人得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懈奮斗,就一定能書寫下精彩的人生華章。(李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