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紀委監委推出警示教育片《開爾行賄記》。該片披露了昆明開爾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圍獵”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攫取不當利益,最終受到懲治的個中細節,釋放出省紀委監委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強烈信號。
行賄滋生腐敗,性質惡劣、危害嚴重。昆明開爾科技有限公司從總經理鄭少峰、副總張學奎,到殷永平、張家勇等多名業務員,為牟取非法利益,到處搭“天線”、找“靠山”,以行賄開路、靠送錢擺平,不停地拉攏腐蝕公權力,短短幾年間,將罪惡的行賄觸手伸到全省法院、檢察院、公安等單位,該案涉及105名國家公職人員,嚴重破壞了有關地區部門政治生態和社會公平正義。
省紀委監委雷霆出手,堅決嚴肅查處,既是貫徹黨的十九大“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對社會呼喚企業誠信守法經營的最好回應,對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良好健康的營商環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堅定政治方向,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以鐵腕手段、霹靂作風、“零容忍”態度,堅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開爾行賄案有關涉案人員的堅決查處,再次表明黨內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法約束的行為,不論是企業、商家,只要失德失范、破紀破法必受懲,同時也表明了省紀委監委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高壓態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的決心。
打擊行賄,依紀依法嚴懲行賄者是重中之重。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邁向縱深的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對行賄罪的處罰。監察法在第二十二條中規定,對涉嫌行賄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的涉案人員,監察機關可以依照前款規定采取留置措施。《刑法修正案(九)》通過增設罰金刑、嚴格從寬處罰情節的適用條件等,加大對行賄罪的處罰力度。懲貪肅腐,要對受賄和行賄問題同步受理、同步調查、同步處置,對多次行賄者要從重處罰,對行賄未遂者也要通過批評教育、誡勉談話,令其知錯、知止。決不能搞網開一面、法外開恩,必須讓行賄受賄者同樣付出應有代價,斬斷官商勾結的利益鏈,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
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查受賄帶行賄、查行賄帶受賄”,綜合運用留置、紀律處分、談話函詢、教育約談等多種措施強化對行賄人進行處理。積極探索拓寬審查調查信息來源渠道,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持續加大對行賄人員打擊力度,堅決讓“圍獵”者無處遁形、寸步難行,切實讓“受賄行賄一起查”的部署要求落地見效。同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擰緊思想“總開關”,扎牢制度“鐵籠子”,寫好干部“廉文章”,讓“無賄可行”“無獵可圍”蔚然成風,教育引導廣大企業破“潛規則”、立“明規矩”,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良好健康的營商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楚雄市紀委監委 蘇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