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吃喝是“四風”問題中最容易發生、最容易敗壞黨的形象、最容易帶壞社風民風的典型問題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作風建設歷史新篇章,就是從一頓飯、一杯酒等具體問題抓起,鍥而不舍、滴水穿石,剎住了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吃喝歪風。當前,違規吃喝問題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新特點。從近年來查處的情況看,違規公款接待、大吃大喝、“吃心不改”者有之,“轉戰”私人會所、農家樂、“內部食堂”隱蔽吃喝者有之,名貴菜品換“俗名”“代號”、礦泉水瓶裝高檔酒水“移花接木”違規吃喝者有之,虛列辦公經費、項目經費甚至動用“小金庫”資金搞公款吃喝者有之,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不吃公款吃老板”、以“私人請客”名義違規吃喝者有之。這些現象說明,違規吃喝問題“樹倒根猶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堅持露頭就打、反復敲打,堅決防止反彈回潮。
堅決不讓違規吃喝問題反彈回潮,必須凈化政治生態,砸掉違規吃喝之“局”。違規吃喝滿足的不是食欲而是心理,反映出積弊多年的“酒桌辦事”潛規則,潛藏著享樂奢靡之風甚至是腐敗危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所謂“酒杯一端,原則放寬”,醉翁之意不在“飯”而在“局”,這個“局”就是“圍獵”干部的局、權力尋租的局、營造圈子的局。要從優化、凈化政治生態的角度,運用改革的手段、系統的思維防止權力尋租,沖破利益網、關系網,加強紀律作風教育,營造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最大限度實現“辦事不求人”,從源頭阻斷違規吃喝的驅動力、切斷吃喝歪風的“傳染源”。
堅決不讓違規吃喝問題反彈回潮,必須煉就“火眼金睛”,識破違規吃喝之“變”。對隱形變異的吃喝風,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警覺性,緊跟形勢變化升級監督“探頭”,采取巡視巡察、專項監督、集中檢查、明察暗訪等形式,對重要節點、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開展“交叉推磨式”“飛行點穴式”“嵌入體驗式”監督檢查,撕開違規吃喝“隱身衣”;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新方法,借助各類消費記錄平臺、稅控電子信息平臺等,發現公款吃喝隱形變異問題;發動群眾,以“隨手拍”“一鍵通”等方式,形成無所不在的監督網絡,對隱形變異違規吃喝抽絲剝繭、深挖細查,用“天網”“天眼”“看”住違規貪吃的嘴,讓“舌尖上的腐敗”無處遁形。
堅決不讓違規吃喝問題反彈回潮,必須嚴肅查處通報,斬斷違規吃喝之“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保持執紀執法力度,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對違規吃喝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讓震懾、敬畏常在。壓實“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職責,以嚴格的責任追究督促其履行主體責任,針對手段隱蔽、場所隱蔽、資金來源隱蔽等不同問題類型,在管理、監督、預警機制上出實招求實效。對規避組織監督、出入私人會所、組織隱秘聚會問題嚴查快處;對迂回變通漂白賬目、“不吃公款吃老板”等問題緊盯不放、動輒則咎;對違規提供場所、經費和報銷便利條件的相關單位及其責任人員作出嚴肅處理。加大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力度,堅持時間節點與問題性質同時曝光、面上問題與隱形情節同時曝光,鞏固“不敢”的壓倒性態勢。
堅決不讓違規吃喝問題反彈回潮,必須強化資金監管,掐掉違規吃喝之“錢”。督促推動各地區各部門舉一反三、以案促改,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經費報銷審批程序,從嚴落實公務卡管理、一事一結算、接待清單等制度;細化公務接待經費預算管理,合理限定預算總額,從嚴控制接待費支出,做實做細接待經費支出公開工作;完善發票報銷流程,與稅務機關聯動監督,提升發票開具、報銷的真實性。要貫通財會監督、審計監督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堵塞財務漏洞,抓實“小金庫”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對反復出現、普遍發生的問題,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推動相關部門結合實際補齊公款報銷、公務接待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從資金來源上徹底根治違規吃喝。
“疾在腸胃”不治,“疾在骨髓”而終不可治。堅決、徹底剎住吃喝歪風,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絕不能任其潛滋暗長、死灰復燃、卷土重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緊盯隱形變異問題,常抓不懈、綜合施治,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堅決不讓違規吃喝問題反彈回潮!(云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