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表面上披著禮尚往來的“人情外衣”,背后卻往往與不正之風和腐敗相勾連,某些人打著禮尚往來的旗號收受賄賂,借以達到權錢交易、權力變現的不可告人目的。節日是違紀行為發生的“重點時段”,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即將進入“四風”問題反彈的敏感時期,黨員干部要崇廉拒腐,避免被“圍獵”,自覺在人情和紀律之間劃出紅線,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多起案例表明,節假日尤其在中秋、國慶期間是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問題數量的“波峰”,要抓住節假日這個時間節點不放松。“酒杯一端,原則放寬”“禮物一送,制度松動”。節日期間走親訪友是傳統,一些人卻打著節日的幌子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三令五申之下,少數黨員干部仍然無視黨規黨紀,在一次次收禮送禮、吃喝玩樂中喪失原則、違背底線,最終踏上腐敗之路。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反映出一些黨員干部紀律意識淡漠、沒有敬畏之心,更反映出作風建設的責任仍有待落實。“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防止問題反彈回潮任重而道遠,要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放過任何一個節點,抓早抓小、抓細抓常,精準施策、靶向糾治。
違規送禮形式花樣不斷翻新,并逐漸趨于隱蔽,要抓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隱形變異的新形式不放松。一些單位和個人暗度陳倉,送禮人與收禮人互不見面,通過發送電子紅包禮品、快遞郵寄等“零距離接觸”方式逃避監督。要想點破層出不窮的違規送禮“障眼法”,紀檢監察機關要注重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業務能力,強化問題研判分析和跟蹤問效力度,綜合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技術手段高效識別、精準監督,結合“交叉式”“推磨式”“蹲點式”等監督方式,一案一策深化以案促改。針對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問題涉及的各類主體,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上下聯動、左右銜接,與相關職能部門同頻共振,扎緊制度“鐵籠子”,擦亮監督“探照燈”,堅決堵住問題發生的漏洞,進行系統治理。要堅決扒下行賄受賄的“電子馬甲”“隱身衣”,對一切違規送禮行為深挖細查、嚴懲不貸,讓妄圖銷聲匿跡、掩人耳目的違規送禮行為無處遁形。
狠剎節日違規送禮歪風,關鍵是要時刻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要抓住自覺接受約束和監督的思想不放松。無數隱形變異的“圍獵”手段披著脈脈含情的面紗,讓人稍不注意便淪陷其中,然而看似甜蜜的“糖衣”,實則是侵蝕黨性和原則的病毒,甚至是直把人轟向囹圄的“炮彈”。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在遵守紀律的原則性問題上,沒有多少之分,沒有大小之別,也沒有討價還價余地,不該拿的錢一分都不要拿,不該收的禮再輕也不能收。要從根本上加強自身思想建設,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堅持慎獨慎微慎始慎終,讓“圍獵”者沒有可乘之機,讓違規送禮無“路”可走。
特產禮品也是“燙手山芋”,莫讓傳統佳節成了斂財“時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堅持把嚴肅整治利用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謀取私利問題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強化監督檢查,嚴肅執紀問責,深挖細查隱形變異“四風”新問題,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成果。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自覺遵守廉潔紀律,堅決防范成為被“圍獵”的對象,“栽”進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的“陷阱”!(云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