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上實行書記、主任‘一肩挑’后,我們到村上辦事再也不用今天找主任、明天找書記,兩邊要簽字了,辦事的效率提高了。”近日,富源縣營上鎮紀委書記前往都格村委會常態化監督該村“一肩挑”村干部的在崗履職情況,正在為民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村民高興地說道。
2021年,富源縣村(社區)“兩委”完成換屆,全縣159個村有158個實現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也由村黨總支書記兼任。“一肩挑”后,村干部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廉政風險隱患也更加突出,如何加強對“一肩挑”村干部的監督,成為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道“必答題”。
為切實解決“一肩挑”監督難題,嚴防出現“一支筆”“一言堂”,今年以來,富源縣紀委監委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對“一肩挑”村干部的監督方法,構筑起常態化、立體式、全方位地對村干部權力監督約束機制,推動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強化對“一肩挑”村干部權力運行監督,必須從制度機制上劃出“硬杠杠”。富源縣紀委監委會同縣組織、民政等部門,聚焦農村“三資”管理、征地拆遷、土地審批、工程招投標、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等重點領域,從黨務、村務、政務服務三個方面建立33項小微權力清單,逐項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同時,配套出臺村干部履職行為正負面清單、村級公開事項清單,引導“一肩挑”村干部規范用權、廉潔為民。
“清單里的規定明明白白,給我們戴上了‘緊箍咒’和‘安全帽’,督促我們必須履職盡責到位,廉潔謹慎用權。”中安街道回隆社區黨總支書記桂衛國表示。
依照小微權力清單、村干部履職行為正負面清單、村級公開事項清單“三張清單”開展監督,實現群眾“看單辦事”,村(社區)干部“依單履職”,鄉鎮(街道)紀(工)委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照單監督”,進一步規范村級權力運行。
日前,十八連山鎮箐頭村委會鄉賢監督員沈朝益收到村群眾反映,十八連山箐頭村爛灘小組的脫貧戶沈春艷戶2人實際都未在本村生活,存在建檔立卡空掛問題,沈朝益及時向村“兩委”、鎮紀委反映了問題,并跟蹤督促整改落實到位。
為進一步整合監督資源,實現對村級事務的全方位、立體化監督,提升監督效能,該縣紀委監委建立健全“縣—鄉—村—群眾”四維監督體系,從縣級層面統籌聯動組織、巡察、審計等各類監督力量,結合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個人重大事項報備情況,村集體“三資”發展規模等,對“一肩挑”村干部權力運行情況開展提級監督;鄉鎮層面,通過定期約談提醒、年終述職評議、建立紀檢監察聯絡員隊伍等方式,強化對村(社區)干部全天候、近距離、常態化的監督;村級層面,貫通“第一書記”、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等基層監督力量,對村級重大決策事項開展全面監督;社會層面,持續推進鄉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引導黨員群眾對村級事務開展廣泛監督。
此外,富源縣紀委監委探索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監督”等信息化手段,建設富源縣陽光監督平臺,通過網上公開、在線查詢、分析預警,加強對“一肩挑”村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平臺設置村務公開模塊,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民生政策、民生資金、民生項目等情況錄入,并開通“一鍵舉報”功能,群眾可以通過網頁、微信、觸摸查詢機等途徑進行查詢、監督和舉報。目前,運用平臺發現疑似問題數據802條,核查屬實671條,立案22件,黨紀政務處分27人。
“‘一肩挑’村干部廉潔履職,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一環。”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創新監督方法、強化監督檢查,讓“一肩挑”村干部時刻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萬達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