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你反映的問題,我們多方查閱了資料,現在當面進行核實。”
墨江縣紀檢監察干部主動“帶案下訪”,找到了正在稻田里忙碌的村民馬某。此前,馬某因林權糾紛的個人訴求問題上訪,上訪事件時間跨度長、取證和人員處置難度較大,導致其對辦理答復不滿意。
“對于前幾次調查處理的結果,您不滿意的地方在哪里,我們共同分析,一起解決……”在包案下訪的現場,墨江縣紀檢監察干部與馬某坐下來面對面促膝交談,從源頭了解問題,追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案件經過核查,對舉報中不實的內容予以澄清,爭議的內容待審判機關判決,縣紀委監委再進一步處理,并將所有結果當面回復馬某,馬某對辦理結果表示了認可。
近年來,普洱市各級紀檢監察干部實行領導包案、帶案下訪,精準研判、追根溯源,貼近群眾、以心換“信”,切實做好疑難問題化解工作。
景東縣反映人楊某因土地承包期限變更問題到縣紀委監委上訪。為讓其實時了解辦理進程,景東縣紀委監委有關領導在接訪楊某時了解了有關訴求后,為其逐一解答案件疑惑,同時引導其依法信訪正確維權。
接訪后包案副書記馬不停蹄組織辦案人員對案情進行研判分析,就針對性問題帶案下訪,找當事人談話、實地走訪群眾,開展核查。
經核查,案件中未發現被舉報人利用職務便利侵占群眾利益問題,其余問題屬于合同糾紛范疇,建議楊某通過司法途徑妥善解決。
“聽完領導的耐心講解,我明白了你們辦案的難處,我會按照你們的建議走司法程序解決合同糾紛,回去后我會耐心等待辦理結果。”對楊某給出了當面答復和建議后,楊某對紀檢監察干部表達了感謝。
據悉,今年普洱市紀委監委實行班子領導包案11件,按照“一案一策、分類處置”的原則,充分發揮領導牽頭處訪的優勢,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舉報問題進行實質性回應,既傳遞高度重視信號,又確保問題解決到位。
“通過領導包案形式,成功化解處置了一批疑難信訪案件,信訪舉報件辦理質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切實達到了息訪罷訴的目的。”該市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表示。
信訪工作是干群之間的一座“連心橋”,通過開展“包案下訪”,把群眾信訪變為干部“心訪”,幫助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家門口”。該市紀委監委將繼續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帶案下訪等制度,確保矛盾發現在基層、問題調研在基層,實現矛盾化解在基層。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暖心人、貼心人”。(楊夢笛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