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俗話說:‘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敗政自明’。自古以來,蓮花就是‘神圣凈潔’的代名詞,更是為官清廉的象征‘符號’,清正廉潔之人永遠深受人民的愛戴,希望每一位同學心中都要種下一片屬于自己的‘青蓮’……”
近日,在普洱市西盟縣力所鄉中心校,校長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向全體師生進行廉潔文化教育思想動員,在全校營造廉潔教育氛圍。一直以來,該校的老師們發揚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嚴于律己、廉潔從教,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營造清明校風,師生共建,打造“校園潤廉、教師清廉”的建設氛圍,潛移默化中,在師生們的心里種下廉潔的種子。
校園潤廉、干部勤廉、教師清廉、學生崇廉、家庭守廉……該市紀委監委圍繞“清廉學校”建設,從黨員干部、師生、家長群體三個層面入手,打造“五廉工程”,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
“之前,學校班子埋頭抓教學,忽視了對紀法規定的深入學習……”為做好“干部勤廉”打造工程,思茅區紀委監委在區教體系統舉行“清風沐校園”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活動,組織區教育體育局領導干部,區教科所、中小學校、幼兒園黨政主要負責人等70余人在現場進行集體廉政承諾;市職教中心組織黨政班子成員、科(室)負責人、教師代表、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為教職工敲響警示鐘、打好預防針,筑牢思想防線,切實增強了教職工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此外,為營造“學生崇廉、家庭守廉”的校園氛圍,寧洱縣職業高級中學舉辦主題為“贊廉潔 潤清風 展新顏 守正氣”的繪畫、書法、手工作品展覽活動;思茅區第四小學組織學生開展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征集活動。以“廉”為題,以“畫”為形,讓孩子們以書法、繪畫的形式創作廉潔文化作品,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們在書香墨韻中感受清廉文藝作品的魅力,一同接受廉潔文化的洗禮,傳遞家校廉潔共識。
通過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宣講報告會,請專家學者解讀家庭教育新理念,讓智慧家長分享育兒好經驗,促進“家校”聯動助廉,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在強化監督檢查、規范權力運行基礎上,該市紀委監委還將清廉文化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和學校文化建設中,借助文化“軟實力”,潛移默化地將廉潔意識植根于師生心田,有效帶動“清廉學校”建設。
“學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推進‘清廉學校’建設是‘清廉云南’建設行動普洱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從不斷豐富“清廉學校”建設內涵入手,逐步推動形成校園浸潤廉潔、干部從政勤廉、教師從教清廉、學生崇尚廉潔、家庭守護廉潔的良好局面,不斷豐富建設內涵,讓紀律和規矩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保駕護航。(楊夢笛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