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設了名人名賢堂、非遺展示中心、數字文化體驗廳等18個群眾文化服務活動功能廳,能同時滿足300余人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晉寧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館在古色古香中融入廉潔元素,將廉潔文化融入城市公共設施,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常元素,不斷提升廉潔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持續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
今年以來,晉寧區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不斷整合廉潔文化資源,創設教育載體,深入挖掘、傳承本土文化資源中蘊含的廉潔因子,切實營造以文化人、以文潤德、以文養廉的濃郁氛圍,充分發揮廉潔文化教育、引領和浸潤作用。
“古滇王莊蹻將其弟弟莊豪當眾斬首,其不因私廢法,大義滅親,嚴肅綱紀,被后人傳頌至今。晉寧名賢李因培剛正清廉傳子孫,一家三代四翰林,五個朝廷高官,卻沒有一人回到家鄉修建深宅大院……”日前,晉寧區紀委監委深入挖掘提煉晉寧名賢的廉潔元素,通過講名人名賢廉潔故事,展示本土廉潔文化魅力,涵養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同時,積極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整合優勢資源,創新廉潔文化表達形式,加大視頻、H5等新媒體產品制作力度,拍攝《紀檢監察干部講家風》系列短視頻,在微信公眾號開設“清廉晉寧”“清風傳家”“小晉說紀”等專欄,打造新媒體傳播矩陣,為宣傳廉潔文化活動、推送廉潔文化產品提供渠道支撐。
廉潔文化教育不僅要在機關單位,還要延伸到老百姓的屋場院壩、田間地頭。晉寧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大對風俗民情、鄉樂鄉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讓廉潔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浸潤人心。在雙河彝族鄉,將廉潔文化建設與少數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有機融合,編排彝族文化歌舞、彝族山歌小調,煥發泥土氣息的民間歌藝深受群眾喜愛。在夕陽彝族鄉,突出民族風格制作漢、彝雙語廉潔宣傳標語,繪制廉潔文化墻體畫,收集民族家風家訓,通過“廉政小喇叭”為當地群眾送去清廉力量。
“在村里精心設置這樣的廉潔文化宣傳欄,不僅美化了環境,風氣也變得越來越好!”晉城街道三合村黨支部書記說,村民常常聚集在一起,讀一讀宣傳欄上的廉政格言、警句,在無形中規范了自己的言行。
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內涵豐富、涉及廣泛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某一家“單打獨斗”就能完成。晉寧區各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在廉潔作品創作、社會氛圍營造、活動效果延展等方面優勢,開展系列特色鮮明的廉潔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參與廉潔文化建設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區文明辦、區婦聯等單位聯合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通過發掘群眾身邊的人物典型,弘揚清廉家風。區委黨校將廉潔文化建設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精心設計課程,開發教育線路,深入開展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教育,讓理想信念、優良傳統深入思想,轉化為廉潔自律的內在動力。
“廉潔文化必須因地制宜,才能枝繁葉茂。”晉寧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布局進行謀劃,建立廉潔文化建設統籌協調機制,深入挖掘廉潔文化資源,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鮮明“晉寧味”的廉潔文化成果,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開展,為晉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動力。(張念婷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