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富源縣紀委監委把回訪教育當作給干部“解心結”“開心鎖”,送政治關愛、政治保健的“規定動作”“暖心工程”,因人因事精準施策,分類回訪受處分人員,把教育挽救激勵貫穿紀檢監察工作始終。
為提升回訪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該縣紀委監委按照“誰處分、誰回訪”原則實行分級負責制,縣紀委監委處理的人員,由縣紀委副書記或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領銜回訪;縣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處理的,由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帶隊回訪;鄉鎮(街道)紀(工)委處理的,由鄉鎮(街道)紀(工)委書記帶隊回訪。回訪以談心談話、座談了解、面對面反饋等方式進行,重點談認識、談表現、談變化。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對回訪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強化監督把關,及時作出指導。
“精準施策是回訪教育取得實效的有力保障。”該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負責人介紹,在全面掌握受處分人員的錯誤事實、處分情況、受處分后思想態度、工作及現實表現等信息的基礎上,分類“對癥下藥”、靶向治療,量身定制回訪“套餐”,推動回訪教育精準化、規范化。針對受處分后思想壓力大、消極自卑的干部,回訪以談心疏導為主,幫助卸下包袱、建立信心,激勵擔當作為;針對受處分后不自省的干部,以震懾糾偏為主,通過回訪教育,提高其對所犯錯誤的認識,督促真改實改,防止小錯變大錯;針對受處分后產生對立情緒的干部,回訪以紀法教育、案件剖析為主,引導干部正視問題、悔錯改錯。
該縣紀檢監察機關將教育幫扶理念融入審查調查、審理談話、宣布處分、回訪教育等各環節中,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紀法教育同步推進、同向發力,既維護紀法權威,也傳遞組織關愛。同時,督促受處分人員所在黨組織履行好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近距離”“全天候”監督優勢,適時與受處分人員交心談心,動態了解受處分人員思想狀態、工作狀況,寓關愛于監督之中,真心關懷幫助“掉隊”干部“歸隊”。
回訪教育不能“一訪了之”。回訪結束后,及時對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進行民主測評,形成回訪教育評價意見,向受處分人員所在黨組織通報反饋,并提供給組織、人社部門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的參考依據,旗幟鮮明為知錯悔錯改錯,跌倒后又重新站起來、表現好的干部搭建干事創業“舞臺”,激勵“有錯”干部向“有為”干部轉變。
截至目前,富源縣紀委監委共對41名受處分干部開展暖心回訪教育,其中4名受處分干部以實干實績受到組織肯定并被提拔。(萬達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