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到只和你們說了一次,就幫我更正了畝級數,你們真是我的大恩人……”鎮沅縣勐大鎮文來村上文侖小組的五保戶張大爺拉著前來回訪的鎮紀委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
幾天前,張大爺神情落寞地帶著一沓土地承包面積相關材料來到鎮紀委接訪室。張大爺表示,他在核對村里發放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表時,發現自家的耕地力保護補貼面積比實際承包土地面積少了0.53畝,隨后到村上和鎮上相關部門反映都沒有得到實際解決,無奈之下才來到鎮紀委反映問題。
“面積少了0.53畝,補貼就少了五十多塊錢,這錢對我家來說很不容易。”張大爺難為情地告訴鎮紀委工作人員,他家是村里的五保戶,家中只有他和老伴、老母親3人,無兒無女,如今他和老伴都近70歲了,老母親90多歲,全家只能靠五保戶供養資金維持生活。
“不管多少錢都是老百姓的錢,特別是關乎百姓利益的,哪怕涉及數額再小我們也會跟進監督,請你放心。”負責接訪的鎮紀委工作人員對張大爺說。
鎮紀委立即對張大爺反映的問題展開核實,先后向文來村“兩委”、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走訪調查,核實發現,文來村和鎮級相關部門之前均受理過張大爺反映的問題,但因張大爺家現在享受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土地面積數與鎮級、村級相關存底資料一致,且符合現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要求,而當時張大爺沒有提供能證明他家土地實際承包面積的歷史單據,因此無法解決其反映的問題。
“張大爺此次帶來了土地二輪承包合同書,請你們認真核實一下是否能夠作為證實他家所承包土地面積的證據材料?”鎮紀委督促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文來村委會再次對張大爺反映的問題進行受理。
在鎮紀委督促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文來村認真開展業務核實,通過仔細查看辨認張大爺手中的歷史單據及村級存檔資料,終于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原來,張大爺家的土地承包面積在1999年被當時的經辦人員匯總錯誤,導致耕地地力補貼面積計算少了0.53畝。
隨后,在鎮紀委的見證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2022年勐大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分戶申報表》上更正了張大爺家的耕地力補貼面積,并讓張大爺現場簽名確認,同時也向張大爺表達了歉意,張大爺反映的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現在面積得到更正了,我這心里也總算踏實了,以后我家的收入也多了一些,真的很感謝你們!”張大爺哽咽著對鎮紀委工作人員和相關核實工作人員說道。
隨后,鎮紀委對相關部門及文來村委會進行了提醒教育,要求一定要嚴格工作作風、切實維護好群眾利益,切勿再出現此類問題。
民生利益無小事。鎮沅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以此次事件為“小切口”,結合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以“小”見“大”積極開展監督、靈活嵌入監督,確保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安全發放到人民群眾手中,讓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進一步得到落細落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王艷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