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基層監督工作,不斷提升監督質效,今年以來,華坪縣紀委整合鄉村兩級監督力量,在各鄉鎮成立綜合監督檢查組,構建立體化、全覆蓋的基層監督機制,著力打通監督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不想”監督難題,該縣紀委監委采取班子成員分片聯系,面對面開展談心談話、集體談話等方式,進一步讓各鄉鎮綜合監督檢查組成員知責于心,變“要我監督”為“我要監督”,使其明白強化監督是充分運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體現。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錯誤,是對黨員干部的保護和愛護,能有效幫助村組干部時刻繃緊用好“小微權力”之弦,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不敢”監督難題,針對監督中顧慮多、不敢動真碰硬的問題,縣紀委監委健全交叉檢查機制,由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領監督檢查組對各鄉鎮進行交叉檢查,建立了監督檢查排行榜,每月進行排名通報,將村集體“三資”管理、村組人居環境等事項檢查的問題形成臺賬清單“曬”出來,通過“前臺曬、后臺比、線下核、督促改”的監督模式,推動小微權力規范運行。
針對“不會”監督難題,該縣紀委監委梳理村級“小微權力”監督清單、列舉村級權力運行的薄弱環節和監督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為監督檢查組成員量身定做了培訓“套餐”,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我是誰、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對參會人員進行培訓,講清楚職能定位。同時,各鄉鎮紀委牽頭建立了工作微信群,月初下發任務清單、月中進行提醒督促、月末反饋監督情況,并針對監督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答疑釋惑,全力破解“不會監督”難題。
石龍壩鎮臨江村監委會主任表示,自鎮村級兩級監督力量整合以來,有效解決了村級監督力量薄弱的問題,提升了監督質效。
“將常態化對鎮村級監督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努力鍛造一支本領強、能辦事、有擔當的基層監督隊伍,以監督的實際成效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該縣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陳元朝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