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寧縣紀委監委廉潔文化走廊迎來了一名“小客人”,她在媽媽的帶領下,邊參觀廉潔文化展板邊聆聽媽媽講解,不時還與這些廉潔元素合影。
今年以來,華寧縣紀委監委將廉潔文化融入“清廉華寧”建設,深化與機關、學校、醫院等“清廉單元”建設主體的協作聯動,采取“線上+線下”的模式推動廉潔文化融入日常,發揮廉潔文化教育、引導、約束的功能。
“我們注重打造廉潔文化陣地,充分挖掘整理獻身教育的進士張文禮、敢于諫言的王元翰、愛民如子的劉大紳、疾惡如仇的普朝柱等當地歷史人物的清廉故事。依托全縣各單位的官網、官微等平臺進行傳播,讓廉潔教育‘活’起來。”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推動廉潔文化融入日常、浸潤人心,關鍵還在于將廉潔文化融入干部日常教育。該縣紀委監委通過制作警示教育片、編印警示教育讀本、加大反面典型案例通報等,擴大廉潔理念的傳播;舉辦廉潔書畫作品展、廉潔家風故事征集等活動,持續提升廉潔文化輻射面。豐富多樣的線下廉潔教育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用廉潔文化正心修身。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依托萬松山革命烈士陵園、新西區革命斗爭紀念園、盤溪地下交通站等紅色教育基地,在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中挖掘清廉元素進行整理宣傳,并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到場參觀學習,作為各級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內容 。
該縣紀委監委各派駐(出)機構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打造清廉機關的主抓手,督促指導各單位結合權力運行關鍵點、問題易發風險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潔文化教育,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夯實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
“我們還堅持面向基層和群眾,擴大廉潔文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形成崇廉尚德的良好氛圍。”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道。
結合本土人文特點和當地民族文化,寧州街道右所社區西家沖村小組打造反腐倡廉“三字經”、家風家訓“門口亮”,營造出培育廉潔家風的濃厚氛圍;盤溪鎮方那社區灣得箐村小組打造彝族文化傳習所,用當地群眾語言宣講廉潔文化;華溪鎮甫甸社區下托卓村小組探索“文旅拓展+廉潔宣傳”的方式,推動無聲講廉傳廉。該縣紀委監委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廉潔文化正心正行、化風成俗的作用。(羅梅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