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馳
2月22日,“友好往來 命運與共——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在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正式開放。展覽陳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外交活動中受贈、贈送的670多件(套)代表性禮品,展示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辟和發展新中國外交事業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和歷史性成就。
圖為觀眾在欣賞1973年時任法國總統喬治•讓•蓬皮杜贈毛澤東同志的掛毯《亞馬遜河》。張馳 攝
展覽分為主展區、專題一區和專題二區。主展區主要展示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外交活動中受贈的代表性禮品,專題一區主要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主場多邊外交活動的對外贈禮,專題二區主要展示體現不同文明文化和異域風情的受贈禮品。
蘇聯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澤東同志應邀訪問蘇聯。這是訪問途中,蘇聯人民贈予毛澤東同志的仿牙雕斯大林故居模型。張馳 攝
1954年6月,周恩來同志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兩國總理發表聯合聲明,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并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圖為訪問途中,印度阿格拉市政府贈周恩來同志的大理石雕刻泰姬陵模型。張馳 攝
1972年2月,毛澤東同志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兩國結束長期的敵對狀態,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圖為尼克松和美國人民贈送毛澤東同志的瓷塑天鵝。張馳 攝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一國兩制”方針,通過中英、中葡數輪外交會談,簽署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和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和平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回歸問題。這個銀煙盒是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應邀訪華的贈禮,是中國解決香港回歸問題的歷史見證。張馳 攝
2001年6月,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應邀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首次會議,贈江澤民同志的銀鍍金鑲寶石駝形來通杯。張馳 攝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胡錦濤同志應邀訪問俄羅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贈胡錦濤同志一套琥珀國際象棋。張馳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同志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共建“一帶一路”,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至2021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有181個,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沒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2016年1月,習近平同志應邀訪問沙特阿拉伯,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強調愿在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框架內深入開展合作。圖為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本•阿ト杜勒-阿齊茲贈習近平同志的銅雕獵鷹。張馳 攝
G20杭州峰會是二十國集團的第十一次領導人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辦,為世界經濟開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良方”。圖為G20杭州峰會對外贈禮青瓷G20雙耳瓶。張馳 攝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中國上海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圖為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外贈禮。張馳 攝
2019年4月,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應邀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贈習近平同志雅典娜浮雕。張馳 攝
2019年4月,中國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對外贈禮。張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