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下五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今天,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才能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只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全黨全國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創新、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形成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2022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時的講話
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文字實錄)
2018年1月5日,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道路錯誤,我們不僅達不到目標,甚至可能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道路問題直接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克服千難萬險取得的寶貴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于中國人民共同奮斗,扎根于中華大地,是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安寧的正確道路。無論遇到什么風浪,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都要一以貫之,決不因各種雜音噪音而改弦更張。
——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2月12日上午,習近平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考察時同村民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憂民、愛民、惠民之心,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民生問題,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18年2月,習近平春節前夕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踐行宗旨,就是對人民飽含深情,心中裝著人民,工作為了人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密切聯系群眾,堅定依靠群眾,一心一意為百姓造福,以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
——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的講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文字實錄)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出席大會。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開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創造活力。
——2013年10月7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過深化改革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我國改革和發展實踐告訴我們,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
——2021年1月28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文字實錄)
2022年10月17日,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是在斗爭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斗爭精神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
——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們必須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方向,把握斗爭主動權,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增強斗爭本領,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2021年11月11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