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是城市之疤、民生之痛。2021年以來,德宏州紀委監委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清理整治爛尾樓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委、省紀委監委部署要求,突出重點、強化擔當,采取多種措施對癥施策,監督推動全州爛尾樓問題清理整治取得實效,以實際行動體現民生擔當,用工作成效贏得群眾信賴。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謀劃推進。州紀委常委會高度重視監督推動爛尾樓問題清理整治工作,加強工作調研,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將問題樓盤納入爛尾樓整治監督范疇,作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重點內容同步推進。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對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指揮調度。認真梳理爛尾樓和問題樓盤基本情況,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視頻調度會和協調座談會,深入分析形勢任務,全面查找短板弱項,研究提出靶向措施,制定監督推動全州爛尾樓問題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對專項整治進行系統安排部署,整體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明確監督重點,改進工作方式。把握政治監督定位,從具體人、具體事、具體問題入手,聚焦中央和省州決策部署要求是否貫徹落實到位,土地、規劃許可、預售許可是否合規,反饋問題整改是否到位,紀律作風是否嚴明,緊盯履責不力、監管不嚴,推諉扯皮、責任“甩鍋”,濫用職權、失職瀆職,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等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充分運用“2+1+1”工作機制,整合資源力量,堅持一線工作法,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一線、直插現場,充分聽取購房群眾、開發商等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建議,入戶走訪群眾、實地查看開工情況、與職能部門座談交流,收集匯總、梳理分析各方面情況,找準切口、深入研判,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2個。
緊盯清零目標,實行“掛圖監督”。緊緊圍繞清零目標,全面盤點清理整治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和卡點問題,實行“一樓一策”,分階段制定化解目標,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建立工作臺賬,分級分類管理。制定周計劃、開展月盤點,定期對爛尾樓清理整治工作進展進行梳理,實時匯總項目推進情況,繪制監督掛圖,照圖催工、對圖驗收,對已完成的項目標注藍色,適時進行“回頭看”;對未完成的項目標注紅色,進行動態監督、跟進監督。對進展緩慢的樓盤,督促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府院聯動機制,督促主責部門強化措施,調動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積極參與,找準根源、對癥施策,推動爛尾樓盡快復工、問題樓盤早日交付。
深入分析研判,加快線索處置。持續加大問題線索、案件查辦力度,對2018年以來涉及爛尾樓和問題樓盤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復雜的項目處置化解情況進行復盤,深入剖析形成爛尾樓、問題樓盤的過程和深層次因素,認真檢視背后有沒有作風問題、腐敗問題,厘清政府職能部門在規劃、審批、監管等環節需要改進的地方,哪些是需要銀行、開發商防范的風險,分門別類進行總結梳理。
督促落實責任,體現民生擔當。督促黨委、政府和房地產開發領域歷史遺留問題項目化解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研究出臺德宏州房地產開發領域遺留問題項目處置化解工作措施,分類處置爛尾樓和問題樓盤,在全省率先實行預售資金全額監管,探索開展把第三方整體質量安全檢測鑒定結果作為竣工驗收條件的做法,成功處置盤活問題樓盤。督促職能部門落實監督監管責任,做好項目審批、建設,全流程指導、服務和監管,按照“證繳分離”的處置辦法,為被開發商欠稅所影響的業主辦證。(鄭軒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