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鳳慶縣紀委監委把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作為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的重要抓手,針對政治生態深入調研,精準“畫像”,形成政治生態報告,靶向施治。
“政治生態報告怎么寫?如何精準‘畫像’?”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具體呈現好政治生態,該縣把政治生態評價對象分為三個層面,即對被監督黨組織、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開展評估,直觀展示被監督單位政治意識強不強、履職擔當硬不硬、清廉程度高不高、用人風氣正不正、黨內生活嚴不嚴、群眾評價好不好、干群關系融洽不融洽等方面,通過全面評估,了解“森林”全貌。
在具體工作中,該縣紀委監委明確“自畫+他畫”的工作模式,要求各級黨組織根據政治“畫像”內容對本部門政治生態進行自我診治,通過“自畫像”的方式,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同時,依托“室組地”聯動工作機制,收集梳理信訪舉報、日常監督、問題線索處置、紀律處分情況等相關資料,由紀檢監察室會同聯系的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進行全面綜合分析,為被監督單位精準“畫像”。
“畫像”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剖析根源,從而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建立政治“畫像”、分析研判、修復凈化等環節相互銜接的閉環機制,在抓問題“癥結”、開治愈“藥方”上下功夫,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通過談話提醒、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整改;對問題較多、性質嚴重的,精準施策、系統治理;對發生重大典型違紀違法問題的,深化“以案促改”,持續推動構建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責令縣發改局(糧食)、財政、國資、市場監督等糧食業務主管部門切實承擔起主管監督責任,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近期,縣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形成監督聯系單位的政治生態分析報告。
收到政治生態分析報告反饋后,鳳慶縣財政局和縣發展和改革局制定出臺了相關辦法,進一步解決了鳳慶縣糧食業務主管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不到位的問題,形成靠制度管權、管糧、管人的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先后對全縣13個單位(部門)的政治生態情況進行了分析研判,共形成報告13份,向相關單位(部門)發出監察建議書4份。(郭曉淼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