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國資公司在統一采購環節是如何把控食品質量安全的?”
“縣教體局自檢自查發現主管責任落實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是怎樣整改的?”
“師傅,您覺得配送的這些蔬菜、肉類的質量怎么樣?”
……
近日,鶴慶縣學校食品安全項目化專項監督工作組到相關職能部門,緊盯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監督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今年以來,鶴慶縣紀委監委錨定“小切口”,強化統籌銜接,采取項目化監督方式,分階段突出重點整治民生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6月起成立學校食品安全項目化專項監督工作組,準備利用5個月時間,圍繞群眾關切的校園食品安全強化監督檢查。監督組采取不提前通知打招呼的方式,到負責全縣學校食品采購配送的餐飲服務公司生產車間、配送中心開展“體驗式”監督,詳細了解進貨渠道、查驗進貨單據、查看供貨流程記錄,督促企業嚴把質量,堅守校園食品安全底線。
監督人員跟隨食品配送冷鏈車,經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出示工作證后進入學校食堂,查看環境衛生、操作流程等情況,向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學校負責人和學生隨機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校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對照行業單位校園食品安全自檢自查問題清單,檢查問題整改落實進度,督促及時整改完善、建章立制,守好校園食品安全關口。
“原來各鄉鎮自行招標采購,中心校長和縣屬中學校長是眾多供應商眼中的‘紅人’,被‘圍獵’的風險很高。統一采購配送鏟除了學校食堂設租尋租、克扣挪用等‘小微腐敗’滋生的溫床,有力推動了清廉學校建設。”縣紀委監委駐縣教體局紀檢監察組組長介紹,全縣有182個學生食堂,點多面廣線長監督難。實行學校食品統一采購配送以來,該縣紀委監委采取“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組團監督的模式,統一部署、分級負責、對口把關、齊抓共管,把縣教體局主管責任、縣商務和市場監管局行業監管責任、縣國資公司主體責任、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責任等全部列入項目化監督清單,緊盯責任落實、作風建設過程中的問題聯動出擊,推動日常監督走深走實。同時,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綜合運用現場交辦、約談提醒、提示預警、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推動問題整改,強化源頭治理。
“壩區學校的食品實現每日冷鏈新鮮送達,學校對菜品質量不滿意的無條件退換,確保讓學生吃上‘安全餐’。”縣國資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采取市場詢價,學校代表、縣商務和市場監管局等職能部門分管領導、縣國資公司三方議價的方式按季度確定食品供應價格。“不僅要讓學生吃上‘安全餐’,還要吃上‘實惠餐’。”監督組現場反饋部分學校反映食品供應價格偏高的問題,要求縣國資公司以問題為導向,完善管理運營機制,讓利于民,切實減輕群眾負擔。
截至目前,監督組共發現校園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5個,現場交辦2個,協調相關部門聯動解決3個。
“利用暑假加強對學校食堂臨聘人員的技能實操培訓,組織學校負責人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警示教育,筑牢學校食堂食品加工、供餐等環節安全防線。”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縣教體局、縣商務和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聯動在暑假期間抓實問題整改,派駐紀檢監察組跟進監督促落實,形成各司其職、協作配合,嚴把學校食品安全關口的強大合力,讓群眾在“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問題的實踐中獲得感更足。(董曉燕 孫夢喜 || 責任編輯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