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處分,總覺得抬不起頭,連出門都覺得難為情。感謝組織的信任和關心,多次找我談心談話,幫我解開了心里的疙瘩、卸掉了思想包袱,讓我重新出發……”
日前,面對前來開展受處分干部回訪教育的隆陽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因工作失職受到處分的區政協干部楊某某解開了心結,重拾起干事創業的信心。
這是隆陽區紀委監委做實做細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因人因事施策、精準分類開展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
回訪教育既體現出監督執紀的力度,又體現了組織關愛的溫度。區紀委監委把開展受處分黨員干部回訪教育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舉措,加強對受黨紀政務處分人員的教育、監督、管理,幫助犯錯誤的干部提高認識、改正錯誤,消除不良情緒,卸下思想包袱,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繼續履職盡責。
區紀委監委在回訪教育上做足功課,著重突出因人施策。回訪前,區紀委監委仔細梳理不同回訪對象違紀性質和情節,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處分期表現,結合實際“量身定制”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回訪方案,工作失職類的著重進行方針政策、紀律規矩的學習教育,涉及違反廉潔紀律的重點進行警示教育、提醒談話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問題談透、把思想談通。回訪中,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實與受處分人員的面對面交流,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改正錯誤情況,一手抓實與受處分人所在單位的密切聯系,與單位負責人及干部職工了解受處分人員思想轉化、現實表現、工作業績、群眾評價、處分決定執行情況等,因人因事施策、精準分類開展回訪。回訪教育結束后,區紀委監委及時形成回訪教育評價意見,并向組織人事部門和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通報反饋,為受處分干部重新出發開出“通行證”,蓄力再出發。
“處分不是目的,而是要把犯錯干部拉回正軌。有了組織的關懷,違紀干部受處分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心態,變壓力為動力,以知錯悔錯的決心推動工作再上臺階。”區紀委監委回訪教育小組組長介紹道,截至目前,區紀委監委對去年53名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進行了回訪教育,實現受處分人員全覆蓋。(戴洪玉 李夜濤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