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主體責任不扎實、落實國家儲備糧油政策不到位、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儲備糧油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今年1月,羅平縣紀委監委針對縣發改局黨組存在的問題,制發了一份“辣味十足”的紀檢監察建議書,提出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深入推進警示教育、完善重點崗位內控約束機制、優化內部審批程序等建議。
“建議書緊盯我局‘病灶’、直擊監管要害。”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到建議書后,該局立即召開民主生活會,全方位剖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積極開展自查自糾、抓好整改落實,同時舉一反三,全面隱患排查,健全完善內控機制,提升標本兼治綜合效應。
“我們以列清單的方式將問題‘刨根問底’,并提出紀檢監察建議,推動黨委(黨組)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主動擔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深落細落實。”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羅平縣紀委監委積極發揮紀檢監察建議主動靈活、針對性強、適用廣泛的優勢,督促相關單位落實責任、整改問題、完善制度,著力發揮“發出一份建議、解決一類問題、完善一批制度”的治本功效。
該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日常監督、審查調查、專項治理、政治巡察等工作中有關單位暴露出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存在的體制機制上的漏洞,深入分析其中的個性與共性問題,通過紀檢監察建議向監督對象指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制度性弊端、管理性漏洞等,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為避免建議書“一發了之”和問題整改“點到為止”,縣紀委監委建立健全歸口管理、公開送達、跟蹤回訪、監督檢查、追責問責“五位一體”機制,按照“誰制發、誰負責”原則,對“兩書”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問效,推動整改形成閉環,避免責任“掛空擋”、整改“走過場”、落實“打折扣”,確保紀檢監察建議落地有聲。
同時,為進一步強化“監督的再監督”,該縣紀委監委還不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通過聽取情況介紹、實地走訪核實等方式,重點查看被建議單位是否按照紀檢監察建議書提出的要求逐項整改,是否存在整改不徹底不到位,是否針對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一案一建議一督改一回頭”,先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9份,提出建議24個,督促整改問題26個,完善制度35項,撰寫整改報告28份。
“紀檢監察建議既是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催辦書’,也是預警風險、防治‘未病’的‘提醒單’。”羅平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不斷增強紀檢監察建議的“含金量”,讓每一份紀檢監察建議真正成為標本兼治的“良方”,在強化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中發揮更大作用。(張建江 || 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