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發現違反規定使用公款長期租用車輛、利用公務用車加油卡為私車加油等10個方面44個問題,提醒談話18人,談話提醒9人、2個單位,責成相關單位作出書面說明、檢查13份,通報曝光4件4人。”
當前,普洱市穩步推進“清廉云南”建設行動普洱實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群眾關注的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問題,持續開展以“小”見嚴糾“四風”專項行動,嚴剎“車輪上的腐敗”,嚴防“四風”問題隱形變異、反彈回潮。
是否違規接受企業和個人贈送的車輛,是否存在既領取公務交通補貼又違規使用公務用車,是否利用公務用車加油卡為私車加油……
為確保問題得到找準抓實,該市紀委監委將公車領域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逐項梳理,從超編制配備公務用車、違反規定使用公款長期租用車輛等15個方面形成“重點問題表現清單”,督促各級各部門緊盯資金使用、車輛審批、出行監管等重點環節,對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情況全面開展自查自糾。
“你們單位的這輛公車為什么一個星期出現兩次維修費用?”“這輛車超范圍出行,需要進一步核實。”
自查自糾要見真章,離不開監督檢查倒逼落實。對此,該市紀委監委統籌協調監督檢查室、派駐機構人員力量組成監督檢查組,對自查自糾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大數據排查、實地走訪等方式,對聯系縣(區)和市級各部門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情況進一步全面篩查。
此外,針對當前“車輪腐敗”形式多樣、隱蔽性強的特征,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與機關事務管理、財政、審計、公安等相關部門聯合,借助智能化管理系統,對公務用車使用軌跡、公務加油卡使用情況等進行線上監督。
“我們通過調取公車行車軌跡數據進行核查比對分析,實時掌控公務車輛派出、行駛等信息。”思茅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區通過信息化、可視化管理系統,進一步摸清全區211輛公務用車使用情況,并以此對既無公務用車也無用車記錄的單位進行重點核查,著力發現違規租借企業車輛、未按要求審批派車、非定點停放公務用車等問題。
“搞點‘小超標’、發張‘小油卡’、報銷‘小票據’,這些看似影響不大的小特權,往往是黨員干部喪失原則、違紀違法的‘發端’。”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發現一起、整改一起、督促解決一起,截至目前,共收到問題線索10件,目前正在初步核實1件,辦結9件,黨紀政務處分1人,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1份,工作提醒函1份、工作預警提示函1份。
在做實監督的同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注重查找和發現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中制度短板、模糊地帶,督促行業部門重構相關業務流程,推動制度重塑,西盟縣制定出臺《西盟縣縣級公務用車綜合保障服務平臺管理辦法》,思茅區印發《思茅區鄉(鎮)基層工作人員公務出行保障辦法》等管理制度,對交通補貼保障范圍、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保障范圍、公車平臺車輛服務保障范圍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從而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保障公務用車的輕松出行。(杜俊霖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