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獼”飄香,游客沉醉。連日來,鹽津縣廟壩鎮黃草社區200畝獼猴桃喜獲豐收。枝枝相連的藤蔓上,一個個獼猴桃果實圓潤飽滿,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
前幾年,村民們寧愿把地荒著,也不愿意流轉出來。當時,老百姓習慣種植玉米,雖然經濟效益不高,但也不愿意創新種植獼猴桃。
鄉村要振興,產業須先行。近年來,鹽津縣紀檢監察機關為監督保障鄉村振興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制定印發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專項監督方案,組建6個工作專班,對全縣10個鄉鎮(街道)99個村(社區)指揮長、駐村工作隊工作履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梳理監督清單,壓緊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既督又戰的作用,為鄉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針對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堵點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立足自身職能職責,做到早謀劃、早部署。通過開展鄉村振興專項監督檢查,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幫扶單位因地制宜為黃草社區尋求發展思路、做實產業謀劃,最后通過“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方式讓種植獼猴桃成了黃草社區的重點產業項目。
“為打造好‘一村一品’,助力鄉村振興,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我們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發展力量,在引進專業人才、創造優良發展環境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黃草社區黨總支書記這樣說道。
在產業帶頭人的幫助下,當地有10余戶村民都種起了獼猴桃,趙大姐就是其中一位,以前她只知道在地里種玉米,時常要看天吃飯,如今自己發展了10多畝獼猴桃,也嘗到了增收致富的“甜頭”。
鄉村振興開新局,產業帶來新希望。目前,年產值可達120萬元的獼猴桃產業已成為黃草社區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和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來源,真正托起了群眾的致富夢。
“我們將持續加大鄉村振興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盯住人、盯住事、盯住責,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羅斌 黃成元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