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咱們村的綠美村莊建設資金支出具體是這樣的……”在富寧縣新華鎮力追村,村民們正在仔細聽村級紀檢員為大家講解村集體資金支出明細。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村里的紀檢員給我們通報近期村里在‘大事’上所花費的錢是如何用,用到哪些地方等。”力追村一村民笑著說道。
“以后要是對村里有什么意見或建議,可以在這上面直接提出來。”在集市里,該縣新華鎮安康社區的紀檢員正在手把手教群眾使用“智慧家園”App,告知群眾如何進行“掌上監督”,同時讓群眾通過登錄該軟件全面了解社區公開的黨務、村務、財務具體情況和平日開展的工作動態等。
為全面落實從嚴管黨治黨責任,今年以來,富寧縣紀委監委采取“線上+線下”監督模式,將權力曬在陽光下,打通基層監督的“最后一公里”。全縣設有145個村務監督委員會,5個社區紀委,分別設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145名、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290名、社區紀委書記5名、社區紀檢委員10名,他們都是基層一線的紀檢員,日常通過入戶訪民情、參與村居黨員發展民主決策等方式,重點對惠農惠民資金發放、村級重大決策決議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受理和收集村民有關意見建議。
同時,該縣以各村紀檢員為連接點,進一步探索“線上監督”模式,指導各鄉鎮、村(社區)結合實際開創“掌上監督”軟件、“線上晾曬”微信群、“三務”公開欄等,定期公開村務、重大收支項目、財務等信息,擴大黨員群眾的知情權,有效拓寬民主監督渠道。如,花甲鄉創新研發運用“一碼通”平臺,新華鎮安康社區開通“智慧家園”App,木央鎮開創“線上晾曬”微信群等,探索數字鄉村治理新路徑,推動村級“小微權力”的“云監督”,延伸基層治理末梢觸角。截至目前,共收集群眾問題反映50余個,研究解決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調解成功率96.15%。
怎么監督?監督什么?發現問題怎么處理?“村級紀檢員要準確把握職責定位,重點加強對村干部和村級事務的日常監督,加強日常教育監督提醒。”為了不斷提升村級紀檢員的業務能力,充分發揮監督的“神經末梢”作用,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以鄉鎮紀委為單位,組織全縣村(社區)紀檢員開展培訓20余次,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培訓黨紀法規和民生資金管理使用等知識。
“規范村級權力運行是清廉村居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將繼續創新方式方法,以更接地氣、更有生氣、更具實效的舉措將清廉村居建設工作做深做實,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妹方 || 責任編輯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