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問題中提到的具體數字要進一步明確,找準數據來源。”“問題定性不準,目前的佐證依據還不充分。”“提出的建議完全沒有針對問題,不具操作性。”
……
近日,江川區委巡察機構通過組辦聯審“三步走”的方式,對三屆區委第三輪巡察報告集中開展“把脈會診”,相互“亮家底”“找短板”“開藥方”,確保對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政治畫像”精準。
“嚴”字當頭,精準把脈。由區委巡察辦對巡察報告逐一“過篩”,著重在格式上、結構上嚴格把關,對字體、標點、問題排序校準完善,力求報告表述得當、客觀準確。同時,對巡察報告中出現的問題表述、事例支撐、數字佐證等與巡察組進行討論交流,通過查閱底稿材料、談話記錄等一一確認。
“深”字著力,集中會診。由該區紀委聯系巡察工作的副書記、區委巡察辦主任、副主任和4個巡察組采取分組輪流會商、逐字過審等方式,按照“三聚焦”巡察監督重點,對巡察報告政治站位、問題定性、舉例印證、對策建議等進行討論交流,對關鍵人、關鍵事、關鍵問題進行分析研判,針對爭議問題直擊疑點進行“會診”,確保巡察報告定性準確、表述規范、事例恰當、佐證充分。
“改”為要,對癥開方。結合前期“體檢報告”,該區召開聯審總結會議,向巡察機構通報聯審巡察報告發現的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進一步分析原因,對癥開具“藥方”。
“本次聯審前后耗時一周,平均每個報告討論了3個小時,參加這次聯審工作真是受益良多。”該區委第二巡察組組長說道,充分的會商不僅提高了巡察報告質量,更讓第一次參加巡察工作的自己及時糾正認識偏差,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撰寫報告的水平。
據悉,該區委巡察辦年初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巡察報告審核工作的意見(試行)》,建立組辦聯審巡察報告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巡察報告共同審定、問題線索共同研判的“雙會商”機制。
“組辦聯審巡察報告不僅打破了巡察辦與巡察組工作壁壘,也壓實了雙方責任,達到同頻共振的良好效果。”該區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督促巡察辦和巡察組切實擔負起職責使命,全力推動巡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錢俊嫻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