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公務接待報銷不規范的問題,時任財務分管領導和現任財務分管領導均作出書面檢討,對辦公室、財務人員進行集體談話提醒,修訂完善單位內控、財務管理等14項制度。”
在普洱市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的全程“把舵導航”下,一家被巡察單位對巡察反饋30個問題從“照單全收”做到“照單全改”,巡察整改提質增效明顯。
“沒想到巡察整改監督這么細致全面,整改方案反復修改、整改啟動時現場指導、整改中跟進監督、整改后審核驗收,推著我們把整改工作一項項做細做實,絲毫不能敷衍。”被巡察單位相關負責人感慨。
普洱市紀委監委歷來重視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索創新,經過研究,于今年5月出臺《加強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工作規程(試行)》,明確9項監督工作流程、2項監督工作機制,確保巡察整改監督這個“點”和日常監督這個“面”有機結合,形成嚴密高效的巡察整改閉環監督模式。
巡察期間,由負責聯系的監督檢查室通過列席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比被巡察單位早一步、快一步掌握問題,提前研究監督整改的方向、內容和重點。
“這就有效避免了問題累積過多,指導巡察整改時胡亂開方、藥不對癥的情況。”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7月,普洱市順利完成五屆市委第二輪巡察,共發現各類突出問題463個、問題線索28件31人,巡察效果初顯,接下來就是抓好整改落實,讓巡察整改從“紙上”落到“地上”。
為此,在整改開始前,負責聯系的監督檢查室對被巡察單位的整改方案進行嚴格審核把關。
“整改方案空話、大話、套話多,實際可行的措施少。”
“整改清單未明確指出涉及的相關人員、整改時限。”
市財政局、市水務局等6家被巡察單位提交整改方案時,該市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負責人對賬銷號式“批卷”,點對點地指出存在的問題,雙方對“如何整改”“怎樣到位”進行反復溝通對接后,最終確定可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
巡察整改期間,負責聯系的監督檢查室和派駐機構相互配合,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通過實地檢查、調研指導、公開曝光、提出紀檢監察建議、專項檢查等方式,對被巡察單位落實巡察整改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督辦。
“五屆市委第二輪巡察對象有14家,我們根據各單位的實際情況,靈活采取調研式、駐點式、巡回式、會議式督導,壓實整改主體責任,推動整改工作見效。”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監督工作機制有效運用起來后,巡察整改走過場、擺樣子的現象少了,狠下心來刮骨療毒、祛病除根的多了。
這才有了“照單全收”到“照單全改”的一幕。
“我們將打好‘組合拳’,不斷優化巡察整改前、中、后監督機制,通過越來越嚴的監督舉措推動整改工作越來越好。”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雷紅艷 || 責任編輯 吳劉繼)